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漱玉泉与李清照的故事(2)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漱石枕流”这一典故始见于南朝刘宋时的《世说新语》一书,而“漱玉”的出处远早于此,可追溯到西晋初年左思的《招隐(之一)》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和陆机的《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至唐代,“漱玉”一词已属常见。例如:

  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

  ——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杜弈《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之二)》

  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涟漪。

  ——张贾《和太原山亭怀古诗

  似漱寒玉水,如闻商风弦。

  ——白居易《酬吴七见寄》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碧澄。

  ——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

  泉漱玉声冲石窦,橘垂朱实压荆扉。

  ——方干《秋晚林中寄宾幕》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

  ——陆龟蒙《送琴客之建康》

  山势北蟠龙偃蹇,泉声东漱玉琤瑽。

  ——殷文圭《玉仙道中》

  在宋代,李清照(生于1084年)的前辈诗人词家中,使用过“漱玉”一词就有徐铉、宋祁、梅尧臣、张伯玉、陶弼、文同、蒋堂、苏轼、黄非熊、仲殊、孔武仲、吕希纯、晁元礼、金君卿、刘拯、吴师正。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李清照继母的祖父、宋仁宗天圣八年状元王拱辰,有“石渠飞溜漱寒玉,昼夜竽笙鸣阶墀”(《耆英会诗》)句;李清照的亲舅舅、熙宁三年进士王仲修,有“雨过御沟春水满,小滩风月漱珠玑”(《宫词》)句;著名词人晁端礼于绍圣元年(1094)游历济南,作《满庭芳》词:“北渚澄蓝,南山凝翠,望中浑似仙乡。万家烟霭,朱户锁垂杨。好是飞泉漱玉,回环遍、小曲深坊。西风里,芙蕖带雨,飘散满城香。微凉,湖上好,桥虹倒影,月练飞光。命玳簪促席,云鬓分行。谁似风流太守,端解道、春草池塘。须留恋,神京纵好,此地也难忘。”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明确可知的,也是宋代以及之前仅见的,用“漱玉”来描写济南泉水的诗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539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