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李商隐诗歌的政治性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 要] 论文试从李商隐诗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的角度出发,对李商隐诗歌的政治性进行探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李商隐的成就并没有被充分的肯定,评论者或读者多关注其个人性情的部分,而对其诗歌中所表达的现实思想认识不够。他虽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万丈雄心归于幻灭。但无论是他所写的批判时弊的政治诗,还是抒发状态难申的感遇诗,或深情绵邈的无题诗却都显现着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关键词] 政治 责任 悲剧 表现手法

  李商隐生活于动荡不安的中、晚唐,这时中央出现宦官专权,跋扈恣肆的局面;这种严酷的客观现实不但对李商隐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他的艺术实践。基于此论文主要从李商隐诗歌所展现的政治性为切入点,以涉足“讽政、忧国、感遇”之诗作为客体进行研究,借以展示诗人对政治的关注和卓然见识。

  一、李商隐诗歌所展现的政治责任意识

  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政治诗有着“安危须共主君忧”的强烈政治责任意识,很明了的说明了李商隐关注政治的一面。

  1、政治讽刺诗直面现实

  李商隐政治讽刺诗用了大量笔墨来谴责败国之君。在《马嵬二首》中对造成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唐玄宗进行了深刻辛辣的嘲讽。其一“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讽刺玄宗重色误国、自取其殃。其二:“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讽刺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朝政以至兵祸骤降、宠妃难保。在政治讽刺诗《富平少侯》:“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候”,“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中讽刺敬宗不关心国事,游猎无度,赐予不节。再从《韩碑》看,李商隐批评文宗“今非乏老成”,“始悔用庞萌”。指出了文宗用人不当,以至不少无辜被牵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3399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