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刘长卿的龙门诗旅(5)

刘长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景交融是山水诗的常见艺术表现,但刘长卿的《龙门八咏》却是景与情分离并峙,这也是其反传统的审美表现。具体地说,作者主要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描绘人事景物的,即便有主观感觉的传达,目的也主要是为反映他所看到的景物或听到的声响。比如《水东渡》中以写实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满山红叶之后,又以清雅洗练的笔调描绘了山泉所传来的声响和渡水时所看到的水面微波。“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虽然“清响”和“寒渚”包涵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前者意在传达泉水流淌时所发出的清脆悦耳之声;而“寒渚”的“寒”也正切合了时节特点,作者渡水时正是秋季,更何况还是晚上呢?所以,“寒”不是诗人独特的心理感受,而是季节带给每个人的共同感受。尾句“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更是承《阙口》而来,诗人到达阙口正值太阳滚滚西坠,渡河时月亮刚刚升上天空也自然符合逻辑;“争”看似融进了作者的感情,实则是对“归人”争先恐后渡河返回热闹场面的真实描写,毫无夸张与失实的成分。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山崖的红叶还是夜泉的声响、伊水的微波,乃至沙上的明月、争渡的归人,都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对象,是作者渡河时欣赏的客体,作者不想也没有把它们作为体现自己内心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一定要在诗中寻找作者心境的话,恐怕只能借助推己及人的方法间接体会了!左思曾在《三都赋序》中说:“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刘长卿的《龙门八咏》极尽本实,他用文字的形式把其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传达给了读者。读其诗,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作者的眼睛本为读者而生。若太冲泉下有知,当与长卿相视而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changqing/1742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