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兼和唐●刘禹锡《秋词》

刘禹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周一诗】(我与古人对诗)

  【秋词】兼和唐●刘禹锡《秋词》

  独坐枯思倍寂寥,望归飞雁起晨朝。

  怀君联袂瑶台会,莫待春风寄碧霄。

【创作背景】

  乙未孟秋,吾有幸参与中国诗人第六次之盛会,于深港同金永、春林、烟锁、赋夫、小溪、一苇、含曦及茹兰等,相会于如春南国。时与诸君同游胜迹,真是:几迴笑把菊花枝,遥望南山自咏诗。我等流连盘桓,乐不思蜀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独急归皖东,向怀者子归不复返,近期不得见,其或北或南,各已睽异。叹离合之苍然,感游从之难再,故赋小绝以和唐贤于怀焉。

  附: 原玉(唐)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文学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yuxi/159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