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鲁迅批判中国,奥古斯丁践踏自己(5)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6世界之城与上帝之城

  要全面认识奥古斯丁的影响,我们必须将视线放到突变以后的奥古斯丁和公元5世纪的罗马帝国。奥古斯丁在米兰花园的经历以后,毅然抛弃了所有的政治资本,他从此告别罗马的上层社会,由阿穆布斯施洗成为一名教徒,不久,他带着他的母亲和儿子奔向返回非洲的旅程。艰苦的旅程夺走了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奥古斯丁写下感人肺腑的纪念,但此时的他,已成为一个充满喜乐和盼望的人。回到非洲以后,他潜心研究神学,提出许多天主教经典的神学理论,比如他的原罪说既将亚当夏娃的背叛所造成的原罪作为我们此生做恶的源头,又将罪恶解释成为对美好的丢失。所有人的灵魂因为罪的缘故,都丢失了上帝所赐予的美好;而唯一的拯救是上帝自己的救恩,而不是人自己的努力。

  在北非的奥古斯丁,著书100多册,超过500万字。他的最后一本书名叫《上帝之城》,是神学史和哲学史上的必读之书,其中将人类的历史比喻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城市,一个属于上帝的,一个属于世界的。《上帝之城》写于古罗马危在旦夕的时刻,野蛮的东日耳曼人的一支(Vandals)兵临城下,帝国奄奄一息。很多人将对罗马灭亡的恐惧转为对基督徒的仇恨,针对这种仇恨,奥古斯丁在他的《上帝之城》书中,描绘了上帝之城和世界之城的必经之路,提出为什么上帝之城必然战胜世界之城的历史和神学依据。

  公元430年春,东日耳曼人围攻北非的西波(Hippo),奥古斯丁主教用他在《上帝之城》中所写下的雄壮的人类胜利凯歌来激励西波的基督徒们。当年的8月,就在东日耳曼人即将破城之前,76岁的奥古斯丁死于他热爱的西波。入城后的东日耳曼人火烧全城,但他们留下了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其他书稿。

  古罗马这个世界之城确实灭亡了,但是日耳曼人和其他的欧洲人都先后成为基督徒,恐怕很少有人在欧洲的基督化过程中比奥古斯丁的影响更大;就连新教的马丁路德,加尔文都深受奥古斯丁的原罪和拣选论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3120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