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鲁迅批判中国,奥古斯丁践踏自己(2)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永远生活在“未来”里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人比奥古斯丁看的更紧迫。如果鲁迅的手术刀对准的是中国的封建礼教,奥古斯丁的手术刀是直对他自己。他说,人们总是对见到的世界评头品足,但他们从来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灵魂。奥古斯丁要挖到他自己心灵的最深处。

  在西方哲学史上,奥古斯丁有罕见的魅力。可以说,奥古斯丁的自我意识到了不可复加的地步。他分析自己的一切,包括他自己的想法、意念、伤感、快乐、情欲、恐惧、阴谋、野心、灵魂、梦想、谎言、祈求、祷告、辩论、偷盗、荒淫、逻辑性、荒谬性、历史性、短暂性、以往的经历、此刻的感觉、未来的结局……他的彻底反省远超过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事实上,他对自己的追究可谓分分秒秒,岁岁年年。

  奥古斯丁在哲学上的一个公认的独特贡献,是对时间本质的深刻认识。奥古斯丁说,他永远生活在“未来”里,因为每当他想把握现在的时候,现在已经离开了他,现在已经成为历史。这种对时间的极度敏感,让奥古斯丁有着对生命意义的紧迫追求。他说时间是主观的(subjective time),只属于我们自己。这个时间主观论对康德、海德格尔、罗素等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肉体享乐的背后

  奥古斯丁的一部分记忆,写在他的不朽名著《忏悔录》里。这是一部照耀千古的巨著,通篇是让人惊心动魄的意识流,是思维和情感的海洋和险滩。《忏悔录》首先详细描写奥古斯丁如何从一个远在北非(今天的阿尔吉利亚)的精灵狡诈的少年,苦心经营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的辩论大师,修辞教授和皇帝的代言人。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他更是情场高手,纸醉金迷。

  但无论肉体上何等享受,事业上如何发达,都不能给他带来心灵的平静。他说:“I became to myself a wasteland”,意思是他的生活成为一个“荒原”,这个名词也被著名美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的现代诗用了同名,《荒原》。奥古斯丁说,不知为何非法的肉体享乐之后总有内心的苦毒伴随。正如他长期与一位情妇未婚同居,并生下一个私生子,但这种快乐,伴随着的是心灵的孤独和凄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3120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