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宋秦观词一首(4)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前人批评说,别人的词是“词才”,少游的词是“词心”。当然啦,所有的引文作品都注重一种感发的本质。所谓感发的本质,就是内心之中的一种感动。可是为什么特别说秦少游是“词心”呢?因为一般人认为诗跟词在本质上应该是有一点儿差别的。词在兴起的时候是歌筵酒席之间的艳曲,是给那些少女们来歌唱的,所以在本质上比诗柔婉,而豪放一派如苏东坡和辛稼轩,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词里边的一种变调。我上次说过,苏东坡把词向诗这一方面发展达到一个高峰,而秦少游把词又带回它那柔婉的本质。我曾经举了秦少游的两首小词,特别是那首“落红铺径水平池”,那“铺”字、“平”字,都是非常柔婉的字,你可以把它和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相比较。晚唐五代虽然还没有所谓豪放词,但李后主在晚唐五代的词人中要算是比较奔放的一个,他的感伤也是奔放的、强烈的。而你再看秦少游的“凭阑手捻花枝”,那种伤春惜花的感情写得是多么柔婉、纤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引了冯煦的一句话:“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冯煦说,秦淮海(秦观)和晏小山(晏几道)这两个作者真是古代最伤感的词人哪!他们所说的平淡的话里边都有很深的意味,表面上看起来很浅的一句话都有一种姿态。

  王国维对冯煦的话有一点点不同意,他说:“余谓此惟淮海足以当之。”这是指“古之伤心人”、“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三句话,王国维认为只有秦淮海才能配得上这样的评语,晏小山是不配的。为什么呢?他说:“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晏小山的词我们讲过了。我说过,晏小山所写的是一种今昔离合的悲哀,例如:“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那都是酒筵歌席上跟那些歌伎酒女们的离合悲欢,虽然写得很动人,很美丽,但他所怀念的是小,所写的也只是小,并不能给人更深远的感发。又如:“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他所写的就是那么一个穿着美丽的衣服,捧着酒杯给他敬酒的女子,感慨的就是他听歌看舞的生活之中的离合悲欢。而秦淮海则不同。他说:“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他说:“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2530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