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解读北宋文学家秦观(2)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青年时期的秦观是理想高远、慷慨豪隽的。他曾对好友陈师道说:“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恰同学少年,他是意气风发的,然而每当他的个人理想在现实中受挫,他就会流露出悲观、苦闷的情绪:“人生忤意十八九,月得解颜能几度!”(《答朱广微》)“莫嫌天地少含弘,自是人生多偏

  狭。”(《自警》)这固然是因为年轻气盛人生经验尚浅,所以心胸和眼界也不够豁达开阔。但是与苏轼相比,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也是面对人生的疑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26岁便有如此充满智慧与哲思的见识。东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到晚年也从未被诸事蹉跎、人生艰难而磨灭,反而是愈挫愈勇。但是其实即使在科场上有过两次失败,少游也没有放松学业。“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他是抱有大器晚成的信心的。而且在元丰五年第二次考试失败的时候,他积极自勉,针对自己以往“不勤”和“善忘”的缺点,极其勤奋认真的进行调整,取经传子史之文编成若干卷,朝夕讽诵。

  值得一提的还有,元丰二年春少游赴会稽省亲,为时达半年多。时乌台诗案发,苏轼就逮。诗人赶回湖州打听消息沉痛的写道:“七年三过白蘋洲,长与诸豪载酒游。旧事欲寻无问处,雨荷风蓼不胜秋。”少游曾在熙宁五年初访孙莘老、熙宁七年访李公择以及元丰二年随东坡共三至湖州,前后七年。这首诗细细读来还是很有一番深沉感慨的味道的。这个时候少游三十出头,正是而立达不惑之年。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记游之作占多,是创作上的发韧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3246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