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雪课堂记录和反思案例(5)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五

  《沁园春雪》是我参加xx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课,这节课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同行的好评。课后静心回想,收获较大,也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

一、在课堂上,有1种爱叫作“放手”。

  教书10多年来,和身边的同行们对语文课堂也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迫于开学压力,不敢放手,很大程度上还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总怕遗漏了一点知识,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而淡化了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苦口婆心”的爱。

  这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只是把握住课堂教学环节,预设几个问题,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这种情感体验。在课前,自己心里也没底,担心要是学生理解不到位,认知水平未跟上,课堂上岂不冷场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没必要的,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学生已把文本理解的非常到位,老师认为要讲授的知识,学生自己完全能领悟。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落实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堂才会有“语文味”。由此悟到,1个老师对学生爱体现在课堂上就该叫作“放手”。

二、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酣畅淋漓”的读中感其情悟其境。

  在这节课上,我先后引导学生读了六遍课文,通过背景介绍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用画面、文字、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愿望。把学生自由朗读、分组研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深情诵读结合,教师从节奏、韵律、语调、情感上加以引导,从熟读—研读—品读—美读出发,力求让学生感受—入境—品味—再现,达到对诗歌由浅入深赏鉴的目的。这节课,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读的“酣畅淋漓”。我想,也正是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才能感受到诗词的意象,领悟到作品的内涵。

  进而,我想到我们现行教材里选的都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诗文,读来都是朗朗上口,一唱三叹的精品。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充分用好“读”字,即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即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去朗读,去吟唱,去感悟。教师只要有的放矢的引领、点拨,让学生直接、迅速的体会体验,效果会更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培养感情,具备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身心愉悦,促进其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要培养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能力。

  《沁园春雪》是传统名篇,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这篇课文来来回回上了不少遍。印象中,有一次,在一所乡村中学上这课时,提到表达方式,学生一脸茫然,就转而同学生探讨表达方式的问题,虽然那节课没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说收获蛮大。而这节课,在预设中有1个环节是要给学生明确本词的豪放风格。可在与本文对话中,学生已明确提出了“豪迈”,“慷慨激昂”,“开阔”,“气吞山河”,“无与伦比的豪迈”这样的字眼,并在朗诵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有意无意的把这点给省略了。我想学生应该明白了什么叫“豪放风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培养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能力,课堂才会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语文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是丰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在思索中前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2333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