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 4 次实验,揭开了蝙蝠是依靠听觉来飞行的秘密,人们由此发现了超声波,并将超声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领域。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遵循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采取“质疑式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介,多次走进文本,层层深入,充分与文本对话,由表及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CAI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超声波”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2.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此课题信息储藏量大,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教师要及时梳理问题。)

  2.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学贵有疑”。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愤”“悱”的状态,激发了读书的欲望,也培养了自读能力。)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

  1.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默读2——6自然段,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怎样试验实验结果

  第一次:蒙住眼睛仍能自由飞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实验结论:

  (3)比较4次实验,讨论:斯帕拉捷为何对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感到如此惊讶。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为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总是认为眼睛是用来看清东西,辨别方向的,只有细心观察,多动脑分析,勤于实验,才能发现真正的秘密。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夜空,‘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让我们读读第7——8自然段,细细探明究竟。

  指名读第8自然段,用手电筒配合一面镜子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声波探路的。

  3.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人们也因此发现了超声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超声波的巨大作用。齐读第9自然段。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启发?

  五、设疑生疑,感悟文本

  1.是呀,“超声波”的作用真不小,超声波是斯帕拉捷发现的吗?为什么课文末尾写道“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呢”?

  (再次让学生潜心会文,理解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无限意蕴。真正领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维目标。)

  2.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文本。)

  六、自选作业,拓展文本

  1.将自己的疑问列出来,准备下节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2.查阅并收集有关发现或实验的小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有趣的实验或发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1.小学课文原文:夜晚的实验

2.《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欣赏

3.夜晚的实验课文内容

4.《夜晚的实验》阅读答案

5.花钟课文原文

6.《争吵》课文原文

7.《狼》课文原文

8.冬至的梦课文原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661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