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鹏运《点绛唇·饯春》阅读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点绛唇·饯春

王鹏运《点绛唇·饯春》阅读答案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1.“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本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承上启下(2分),“春去能来”承上片伤春之情,“人去能来否”引出下文对离人的思念之情的描写(2分)。

  2.主要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2分)。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为下片伤别做铺垫,下片“人去能来否”以反诘语气点明主旨,最后三句以景结情,烘托离别之情(2分)。

  作者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

  ①榆钱:即榆荚。

  ②长亭:古时道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以暂歇与饯别。

  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两句,将词意转深一层,点出离愁比春归更令人凄苦,遂使“饯春”有了双重含义。

【王鹏运《点绛唇·饯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林逋点绛唇阅读答案

2.点绛唇阅读答案

3.《点绛唇》阅读题及答案

4.《林逋点绛唇》阅读答案

5.《点绛唇》阅读答案

6.点绛唇阅读题答案

7.汪藻《点绛唇》阅读练习及答案

8.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9032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