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劝学》教学案例(6)

劝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第3节。

  2.用“/”给下列划线部分断句,并翻译。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① 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② 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① 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晚上写信的时候,嫌蜡烛不亮,于是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

  ② 云 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说着就在信里误写上“举烛”两个字。“举烛”,并不是这封信里原来要说的意思。)

  附 翻译及段意: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 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像这样(断章取义,穿凿附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2836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