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母亲的教育情结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贫困家庭,本来兄妹七人,六十年代逃荒时饿死了十岁的四妹。由于动乱和贫困,家中只让两个舅舅上了学,母亲姐妹四个未进过学堂一天。

母亲的教育情结散文

  母亲为自己没有文化而遗憾,从小便一次又一次给我们讲她那时多么羡慕能上学的舅舅,常常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爬到学堂的窗户上偷看。结果却总是被姥姥拉了回去,劈头盖脸一顿打骂,理由就是她没有看好比她小五岁正在炕上哇哇大哭的三姨。

  成家后,母亲在村里的民校扫盲班读过两天书,学会了“男女”、“父母”等简单字和“镰刀”、“锄头”等生产工具的写法,识得了“1”至“9”这几个阿拉伯数字。这是母亲从教师那儿获得的全部知识。

  她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我们兄妹身上。她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默默地为我和哥哥的学习创造方便。我们兄妹用的书包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母亲手巧,在我的书包上绣的花朵常常会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在哥哥的书包上则是绣上她识得的那些个字。

  清楚地记得她绣字时由于将“女”和“子”离得太远,结果“好学生”变成了“女子学生”,哥哥在同学们的哄笑中羞红了脸将书包扔到炕上。那天晚上,母亲一宿未睡,在灯下将那几个字拆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门帘上“北京”两个字用薄塑料布一笔一笔描下来绣到了哥哥的书包上。

  我们领回新书后,母亲总是颤抖着双手轻轻摸了又摸,在煤油灯下,将牛皮纸剪得四四方方,把我们的书包裹得整整齐齐压到枕头下。第二天再默默地装到书包里。

  为了我们按时上学,母亲总是摸黑就起床,等我们穿好衣服后,她已经将烙饼摆到了桌子上,锅内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稀饭。如果我们考得好的成绩,母亲会不厌其烦地用面粉和豆子为我们蒸姿态各异的小面人,为此,我和哥哥都十分努力。

  九四年,我和哥哥顺利地考上了学。母亲兴奋得直抹眼泪。开学前两天,她细心地将钱缝到我们的内裤里,送我们上了火车。此后,我和哥哥的来信成了母亲的安慰,她总是拉着父亲为她读信,读完一遍总是怀疑地问“完了?”父亲点点头,她却不信又到处找村里的学生念,有时,一封信反复让人家读好几遍才放心。

  假期回家,母亲问长问短,问我们现在学些什么东西。于是我们讲给她听,她总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it是什么意思?”、“硕士是几年级?”、“行政管理管谁的?”面对母亲的疑问,我和哥哥常常是敷衍了事,父亲则在一旁不耐烦地说她不懂别问。此时她常常怅然若失地自言自语:如果那时生活好点,我也不会是睁眼瞎。

  开学了,母亲为我和哥哥大包小包准备了一大堆,吃的,用的,穿的,应有尽有。而后,她还要将那些东西左三层右三层包裹捆绑得严严实实,生怕路上我们不小心洒了掉了丢了。走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每个包上都拴着不同的毛线绳,母亲一边叮咛:“红颜色的是吃的,车上可以打开,绿颜色的是用的,黄颜色的是穿的东西……”此时,我和哥哥心里总是酸酸得想要哭。

  现在,我们都毕业参加工作了,母亲总是以我们为荣,偶尔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子,第二天兴奋地到处和村里人说:我闺女上电视了……那座大楼就是我儿子设计的。随后一段日子便准时守在电视前,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了我们镜头的出现。她以为她的宝贝儿女是名星呢。

  这就是我的母亲,没有文化,只会那几个简单的字,但她总是默默无闻地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我和哥哥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我们都能理解她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母亲的教育情结散文】相关文章:

1.年味情结散文

2.母亲的故乡情结散文

3.草木情结散文

4.我的斯文情结散文

5.我的女红情结散文

6.小村情结散文

7.柿树情结散文

8.旗袍情结的散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9087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