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维李陵咏诗词 赏析

诗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李陵咏诗词 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李陵咏

  王维

  汉家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

  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

  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

  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

  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

  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

  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

  非君谁相理。

  赏析:

  史上有多少英雄忍辱负重,有多少英雄蒙冤不悔,惟盼有人知情,有人申辩。摩诘读史有感,为英雄李陵蒙冤所震撼。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两千余里……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相遇。单于以骑八万围击陵军,陵且战且走,杀伤匈奴万余人。后矢尽道穷,遂降匈奴。面对英雄李陵的遭遇,19岁的`摩诘无可奈何地喊出了—— 谁雪英雄穹庐耻(穹庐:毡作的大型圆顶帐篷,穹庐耻:遭遇同居穹庐即投降匈奴的耻辱)的呐喊!

  摩诘的呐喊为何是无可奈何呢?本诗末四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深哀欲有报,投驱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理:申辩)?”当年李陵降匈奴后,汉武帝甚怒,问太史司马迁,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不死,应该是希望得当以报汉,从而怒触汉武帝而下狱,受宫刑,但为完成《史记》创作司马迁只好忍辱负重。苏武字子卿,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匈奴,单于多方胁降,武皆不为所屈,遂被留匈奴凡十九年,昭帝时还汉,拜典属国,陵与武素厚,单于尝令陵说武降,武不从,后武归汉,陵曾置酒与之诀别,泣下数行,李陵已感到苏武尽管知己,却申辩渺茫。是啊,司马迁尚不能为李陵相申辩,何况苏武又怎能为李陵相申辩呢?当英雄这“唯一”愿望都无法实现时,不仅令人哀叹,亦足令鬼神饮泣矣!

【王维李陵咏诗词 赏析】相关文章:

1.王维《不遇咏》诗词赏析

2.不遇咏王维唐诗赏析

3.王维《不遇咏》作品赏析

4.王维《西施咏》赏析

5.王维《不遇咏》

6.王维诗词赏析

7.王维的送别诗词赏析

8.咏雪诗词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8616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