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3)

蜀道难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9.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阅读练习三:

  1.本诗题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那么,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蜀道之难的呢?

  【答案】 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第三节,摹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什么作用?

  【答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极言蜀道之险、入蜀之难、须防据险反叛。以极度夸张语调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此句作为全诗的主线,重复出现了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结构上贯穿始终、层层深入,抒情上一唱三叹,抒发了作者对游人的担忧和依恋,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几句的描写好在哪里?

  【答案】 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①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②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特写;③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其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daonan/2342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