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轼少年发奋读书的故事

苏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公元1037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公元1057年中进士,调福昌主簿,授凤翔府签书判官。 1065年,通过殿试,正式授直史官,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各朝,先后任通判、知州、翰林学士兼侍读,官至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散文和诗、词方面,更是成绩斐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文学家并称“三苏”。

  苏轼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苏洵以散文著称,被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母亲程氏,也是名门才女,未出阁时,就在诗文方面有着较高的声誉。共同的情趣、共同的爱好,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作诗联对,成了他们沟通思想、抒发情怀的主要方式。

  苏轼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从两三岁便经常观察父母作诗联对的活动,而苏洵和程氏,也根据自己学习成才的经验,从小对他进行最基本的培养和教育。先教他识字、背诗。后让他致力于学习经书。苏轼非常聪明,读书刻苦,到他十多岁的时候,家中的所有藏书,从先秦时的诸子百家,到隋唐时期的大家名著,全都读了个遍,并且对其中不少篇目都能背出。这时,他写的文章、作出的诗词,常常受到一些名家的称赞,于是,自满情绪油然而生,认为按自己现在的水平,可以称得上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便在书房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几天之后,一位自称姓朱的老人登门拜访。当老人被人带到书房,看了书房门上的对联时,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从袖筒中拿出一本书来,十分谦恭地向苏轼求教。苏轼打开一看,是一本古书,不要说自己从没有读过,就连里边的字,也有许多不认识。他不得不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6263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