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深入了解“陶渊明”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摘自陶渊明《饮酒·五》

陶渊明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三点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发现田园自然之美。这一发现不仅拯救了他,也成就了他,更为后人提供了一块精神栖息的绿地。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展现了文人的傲骨。他的这种傲骨来自生命的天性,来自菊花的启迪,来自心灵的守持,是一种人性之美的呈现。

  三,“桃花源”的理想。这种理想超越他个人的情感纠葛和沉浮得失而直抵历史走向,社会民生。这是一种慈悲,一种大爱,一种责任,呈现的是一种思想之美。这三种美构成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后人,为后世推崇和景仰。

  陶渊明的“东篱”美学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最大。宋李清照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便脱胎于“采菊东篱下”。与其说这句词成就了李的词名,不如说陶成就了她。元代的散曲家马致远干脆自号“东篱”。后世文人如孟浩然白居易陆游等对陶都有高度的评价。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更给予了他千古一人的最高抬爱。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和“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便有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和其放逐“南山”的影子。其文中“与民同乐”的思想则与陶文中作客“桃花源”“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及作客“亲旧”“置酒而招之”(《五格先生传》)等有着一脉相承的熟识。实际上,欧阳修就是一个十折不扣的“陶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传承了陶渊明的傲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1744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