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平淡自然诗文风格探源论文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本文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基本诗文风格之形成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形成“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探讨陶渊明生活即诗、性情即诗影响到诗文风格。他的出身、生活经历、人生观等直接影响其诗文内容,进而影响其诗文风格;他的性情受他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很大,从而从另一重要侧面影响到他诗文的内容和风格。外因主要是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佛道盛行、谈玄说理、崇尚隐逸)和《诗经》中的农事诗对其诗文内容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形成。

陶渊明平淡自然诗文风格探源论文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自然 诗文风格 探源

  一、生活即诗影响诗风

  生活即诗,在此是强调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文风格影响巨大。他的出身、地位、遭遇以及当时的时代、社会都决定着他诗文的基本内容,而其诗文内容又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文的基本风格。

  1.陶渊明的出身及生活经历。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父陶茂,为官武昌太守。父亲陶敏也做过官,却不以出处为意。母亲孟氏,则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侃的外孙女。陶渊明的父亲在他8岁时就去世了,生活颇为艰难。陶渊明在20岁时受叔父陶夔的怂恿,到京城健康、会稽郡、吴郡等地进行游学求仕生涯,但三年后求仕也无果而归。之后虽受提携,终因看透了世事翻覆,最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并从38岁起就归隐田园,直至终老,自塑了中国历史上的力耕自给的真隐士的典型形象。

  2.生活经历对陶渊明人生观的影响。从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可看出,凭他的才学在当时应该有一个施展抱负的官位,可是他生不逢时,游学求仕数年后失望而归。他看清了那些贵族豪门的嘴脸:垄断政权、滥赏滥杀、放浪形骸、贪财虚伪、荒淫奢侈。同时,三年的游学也令他深感京城人门第观念的严重。这种经历让他深感自卑,从而也令他产生了远离政治官场的念头。其实把自己的一生都埋没在田间地头,又何尝是心甘情愿?只是这个世道是非颠倒、善恶不分、官场实在是无法容身。这其实才是陶渊明真正的心迹所在。

  3.生活经历、人生观对陶渊明诗文内容、诗文风格的影响。这种经历,决定了他的诗文内容主要是以他的隐居田园生活为主。在他归耕柴桑乡里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创作了诸如《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等著名的田园诗。在这些诗中,“既描写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凯’的山乡景色,又叙写了‘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农家情趣。但写的更多的,则是‘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无限欣慰,以及‘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男’的生活艰辛”。这些诗文,语言“质而实绮”,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涵着炽热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即使在他出仕十年间,身处险恶的官场,所写诗文主要的还是对田园自然美景的描绘,对上古淳朴民风的怀念、自己眼前农耕生活的乐趣等等,文风清新、淳朴。

  由此可见,正是陶渊明自己平淡自然的生活写入诗中,才孵化出我国彪炳千古的“平淡自然”的诗文风格。

  二、性情即诗影响诗风

  在东晋那个黑暗腐朽的政治中,陶渊明卓尔不群的性格决定了他卓尔不群的文风。

  陶渊明卓尔不群的性格深得其外祖父孟嘉的遗传。陶渊明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对陶渊明没有太大的影响。对陶渊明影响大的还是他的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继承了他身上作为名士的许多东西。

  1.孟嘉的性格。孟嘉少年丧父,他淡泊沉静,度量很大,才华横溢。当时的江州刺史国舅爷庾亮征聘他做了庐陵郡从事,孟嘉不通人情世故在江州时常被庾亮讥笑,但他从不计较。后来,孟嘉又做过恒温的参军。可恒温是个粗人,经常捉弄为难他,可孟嘉从不生气,度量很大。

  另一方面,孟嘉对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却是极其尊重热情。他做江州别驾时,乘船去为朋友江州刺史谢永吊丧送葬,途径永兴,遇一天下名士许询,待他凭吊完后回到永兴,两人一见如故,夜以继日的将平生所学拿出来一一探讨,直到都没了说话的力气才分手。后来孟嘉又升官为安西大将军长史,但他在衙门中没有长官架子,总是随和地同下属说话办事,只靠公正谦和使他们信服。他结交朋友非常谨慎,从来不收礼,不搞礼尚往来那些官场客套。

  孟嘉喜欢读书,如果有了心得,内心喜悦,就驾车到龙山,登京望远,把酒临风。在陶渊明到了发蒙的年龄,孟嘉就送了他一整套儒家经书,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孟嘉一生中从不肯苟且迎合别人,言语从来没有夸大自己。他喜欢酣饮,即使喝过了量也不会失态,而是借着酒兴抒发情怀,畅然寄心于世外。

  2.陶渊明的性格对其诗文内容和风格的影响。虽然陶渊明十二三岁的时候,51岁的孟嘉就去世了,但孟嘉的这些性格,可谓完全遗传给了他的外孙。他的才华、度量,淡泊沉静、刚正不阿、不肯苟合权贵、酣饮作诗、率直任性而又豁达洒脱等,在陶渊明身上一一再现,并直接成为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影响着陶渊明诗文的基本风格。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出仕前的一篇早期作品。这篇传记以自画像的方式记事立言,真实而又传神地反映了他年轻时贫寒的家境和处之泰然的情怀。尽管家贫,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全然不以为怀。相反,读书成癖却不求甚解,只求意会;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习,又自得其乐,以明心志——一种率真、任性而又豁达、洒脱的情怀,一个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高士形象,就这样寥寥数语,被栩栩如生地传示了出来,让人直觉面对的就是性情淳朴的上古遗民。其文语言平淡无奇,为人性情、对生活的态度在平淡的文字下自然流露,其平淡自然的风格窥见一斑。

  陶渊明乃性情中人,一生中充满了乌托邦式的理想。晚年写的《桃花源记(并诗)》是这种理想社会的艺术再现,他一生之所以能不断抵御世俗利欲的诱惑,源于他的两大精神支柱:一是时时以古代贤人的言行自砺,二是始终尽可能地从现实的农耕生活中发掘出真实的乐趣。这从他的《和郭主簿二首》中“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以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的诗句里,可以窥见出他常将像先师孔子、长沮、桀溺、黔娄之妻等一些古代贤人自勉,以此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也是陶渊明的性情即诗的佐证。

  另外,陶渊明喜欢饮酒,干脆他就以“饮酒”为名作诗,借酒抒情,酒中倾述了对远古淳真理性的呼唤。

  尤其要提的是,他做彭泽令,在职不满百日,尽管家贫急需官俸度日,但因不忍奴颜婢膝于督邮,乃弃官而去,并做《归去来兮辞》以述心悦。这就是广为传诵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其刚正不阿之性情跃然于纸上,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晚年的陶渊明极度贫困,时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檀道济到陶潜家中请陶潜出仕,被潜拒绝,所赠梁肉也被潜送回。此事后,陶渊明作《有会而作并序》,在平淡自然中表达了自己在贫苦的生活中仍要坚守为人的节操,身处患难却能在安贫乐道中获得精神自由的思想,同样令人钦佩。

  他的诗融入其性情,他的性格即是他的诗,性情的恬淡、宁静、光明峻洁、求真不屈作用于诗,即形成他的平淡自然之风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9343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