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陈文龙与文天祥的长乐缘

文天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陈文龙在兴化抵抗元军,不幸兵败被俘,元军妄想降服陈文龙,但屡遭训斥,元军见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他从离开莆田即开始绝食,行至合沙时,赋诗一首与他的仲子诀别,表达了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强烈心声。

  斗垒孤危力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四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

  陈文龙出生于莆田,成长于长乐。他从小就读于阜山明教堂,咸淳四年(1268)殿试状元及第,先后任职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郞、监察御史等,后因得罪权贵贾似道,被谪回老家长乐。陈文龙在长乐倡修陈塘港水利工程,造福长乐乡梓。

  元军威逼中原,直驱南疆,在文天祥的召唤下,陈文龙出任参知政事,临危受命,毅然举起“生是宋臣、死为宋鬼”的旗帜,与元军大战于兴化城,终因寡不敌众,城陷被俘,被押往杭州时,在岳庙尽忠殉国。

  他是长乐的骄傲,也是长乐的荣幸。一代状元郎,万世忠义颂。如今,长乐阜山人以陈文龙为荣,在阜山陈氏宗祠正中,供祀着陈文龙的塑像,塑像左右的一副对联熠熠生辉:与岳武穆后先辉映南枝棘竹共孤忠,为文信国生死至交北顾伤心同一节。楹联中,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已把陈文龙列位于岳飞、文天祥之旁,忠心爱国的志向同归一节。民间百姓的信仰,是以陈文龙人格力量为基础奠定的,他那爱国爱乡的精神,值得后辈传扬与敬仰。正厅的牌位前,有青石刻制的陈文龙的《元台碑文》全文,那小楷的文字刻得非常精致。那碑文慢慢品味,细细研读,从中可以找到陈文龙的心路历程,可以体会到一代伟人的生命风范。

  在南宋走向没落的时刻。为了挽救垂暮的家国,许多仁人志士,毅然走上抗争救国的道路,文天祥即是其中著名的一个爱国英雄。

  元军铁骑踏至闽南一带,文天祥来到长乐,希望陈文龙能够出于大义,一同商议救国之策。文天祥是1256年状元,陈文龙是1268年状元,时间相隔12年,刚好都是龙年。两位龙年状元相会于长乐,真可谓风云际会,并在这国家危难时刻,均为血性汉子的两位状元郎,毅然豪气冲天,决定组织救亡。文天祥高兴之余,欣然提笔写下“兴龙”二字。一方面,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东方巨龙。另一方面,二人又是双双龙年登龙榜。振兴中华,巨龙腾飞!

  南宋已是垂暮之年,两位状元豪气归豪气,但还是回天无术。只留下双双殉国美名,传扬千古。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tianxiang/3326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