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稿(4)

饮湖上初晴后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适度导读,使人昭昭

  自己成为昭昭者,已属不易,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知音级的读者而已。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在于不光自己要昭昭,更要让自己的学生也昭昭。当然,限于学生的心智、学识和阅历,其昭昭的程度、广度、高度、深度和厚度,自然不能与教师自身相提并论。但是,如何深入浅出、因势利导,使学生也能适时、适度地感悟和理解此诗的种种秘妙、个性和魅力,实在是语文教师肩上最为重要的责任,也是最富挑战性的职业使命。

  这节课令人称奇的地方,正是这种“使人昭昭”的功力和智慧。

  1.渗透“诗眼意识”,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读诗、悟诗

  诗的创作是一个直觉明了的过程,诗的呈现是一种整体圆融的形式,因此,诗的领悟和解读,也需要一个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洞察。诗眼意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视角高屋建瓴地觉知诗的意境和蕴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诗眼即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而这一诗眼意识,在教师引领学生细读全诗时,得到了巧妙的渗透和落实。

  首先,细读的逻辑顺序被设定为“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这一过程既解构了诗本身的写作顺序,同时也解构了学生自然阅读的顺序。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凸显诗作中的千古一比。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曾经两度聚焦在“西湖比西子”这一诗眼上,第一次拈出诗眼,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子”这一审美形象有个初步了解和印象,以便为他们深入解读诗眼铺垫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但初次接触,对西子的感受只是定位在一个“美”字上,美貌、美丽、美好,这样的处理是极有分寸的。第二次拈出诗眼是在细读了诗作的前两句之后,此时,“西湖比西子”的神喻已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这次聚焦显然和第一次不同,美是一样的,而对于美的内涵的解读则更进了一步,美被分成淡妆之美和浓抹之美两种形态,两种形态各具风姿、各领风骚。

  其次,诗眼意识也对诗作前两句的细读形成一个向心力。教师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于是,“水光潋滟”是美的,“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最后,在二次解读诗眼之后,教师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这既是对诗眼的再解读,也是对诗眼的审美提升。

  总之,诗眼意识的楔入和渗透,使学生对全诗的读悟不再作一次性地平面扫描,而是围绕诗眼作螺旋式上升,如层层剥笋,又如步步登高,站在诗眼这一绝顶上,对全诗自然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inhushangchuqinghouyu/2696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