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薛涛和元稹的诗(3)

元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节:

  元和四年(809年),31岁的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来四川公干,驾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梓州乃川北重镇,剑南东川节度使的治所,就在这里。“无数涪陵筏,鸣桡总发时”、“夜深露气轻,江月满江城”——诗圣杜甫的诗句,为梓州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彩衣。元稹此来,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彻查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伙同其部下违法乱纪之“窝案”。那时严砺已死,当地官员听闻风声,个个心惊肉跳,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施以“美人计”,请求蜀地“公关明星”薛涛小姐出马,用美色与才华,将元大才子一举“拿下”。

  在当地官员举行的豪华宴会上,元稹第一次见到了魅力四射的薛涛,顿时双眼发直,骨酥肉软,随即展开了热烈追求,“锦江滑腻娥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寄赠薛涛》)。而薛涛,也像遇见了美貌如花的潘岳先生一样,一头栽进了温柔乡里。两个人犹如干柴烈火,当天晚上就男欢女爱做了交颈鸳鸯。第二天清晨,薛涛刚离开元才子温暖的怀抱,就迫不及待写了一首《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唉,可怜薛涛一腔蚀骨柔情,化作了万斛脉脉春水,萦绕着这位京城贵客。策划实施“美人计”的当地大员们赔了夫人又折兵,七个涉案官员最终受到了惩处;而元稹,既成了著名的“反腐英雄”,又抱得了美妙佳人,真可谓一爽彻骨也!

  薛涛比元稹大11岁,两人随后展开的一段“姐弟恋”,轰动一时。薛涛感情细腻,身世飘零,每日里送往迎来,巧笑浅唱,繁华过后,却是孤独苍白,寂寞难耐。她渴望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幻想拥有一个牵肠挂肚的情郎。这个情郎,她终于遇到了,时年42岁。

  薛涛爱得深沉,爱得痴迷。为了心爱的人,她创造了两项“薛氏发明”。

  一是开水白菜。一盆清水,几片菜叶,一清二白,简约之至。在满桌佳肴中,你可能根本不注意它呢,可是,不经意品尝了一口,却是意外惊喜:其鲜美可口,难以言状。相传这是薛涛为款待元稹所创造。所谓“开水”,是用老母鸡、老母鸭、云南宣威火腿上的蹄子、猪棒子骨,以及“红茸”(净瘦猪肉调制)、“白茸”(净鸡脯肉调制),经过煮、扫、吊等数道程序,精制而成。每道程序都要精心,即使最后倒入汤盘,也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二是薛涛笺,亦称幻花笺。薛涛在娴雅之余,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从玉津井里汲取清水浸泡之,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理,清雅别致,人称“薛涛笺”或“幻花笺”。薛涛寄给元稹的诗句,大都写在这种精美的纸笺上,其情思之细密、用情之专注,由此可见也。对于这个传说,宋人景焕在《牧竖闲谈》中的记载是:“洎稹登翰林,涛归浣花,造小幅松花笺百余幅题诗献稹。”

  然而,美梦到头来总会化作天空里的月亮,高寒凛冽,冰凌彻骨。两人在蜀地只共度了一年美好时光,最终还是泪水涟涟地分开了。元稹公务在身,必须离开,他誓言一定要迎娶心上人。薛涛则以元夫人自居,闭门谢客,朝思暮想,期盼情郎早日归来。

  那时候,薛涛其实一点也不寂寞,许多帅哥才子,环绕在她的石榴裙边舞蹈,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等,一个个高才大名,情深意长,薛涛与他们诗文酬唱,只不过是水洇地皮湿,一闪而过,牵动她内心深处绵绵情丝的,唯有元稹而已。她早看朝露,暮望归鸦,苦苦地痴情等待着心上人——“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锦江春望》)。

  而元稹的情状,则大相径庭。他前往扬州之后,尚有信来,此后就好像泥牛入海,没了音讯。这一时期,恰恰成了元稹“桃花盛开”的烂漫岁月,他到处留情采花,先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她的容华绝世,光采照人,令元稹一见倾心,立刻醉倒在樱唇里,红裙下,早把薛涛抛到了九霄云外。两年之后,元稹再一次“梅开二度”,纳妾安氏,安氏的明眸皓齿,一时间拴住了元稹那颗骚动的心。

  然而,情场得意,官场失意,美姬如云的元稹正应了这句古训,他后来政坛覆舟,被贬为通州司马。通州就是现在的四川达州市,与成都近在咫尺,元稹在这里蹉跎三年,却一次也没有去看望痴痴等待他的薛涛,反而跑到涪陵(今重庆涪陵市),迎娶了另一个美艳的大家闺秀裴淑。他与裴淑颠鸾倒凤之时刻,可怜的薛涛正在孤独地斜倚楼头,举目望远,天涯断肠,品味着自酿的一杯一生也喝不完的苦酒!

  晚年的薛涛,情丝断尽,心如冷灰,她在成都远郊筑起了一所风雨飘摇的“吟诗楼”,自己穿上一袭女道士服饰,悄然隐居。暮鸦寒声远,锦江涛声咽,楼头诗思飞……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65岁的薛涛,永远地闭上了美丽寂寞的眼睛。她真情一生,追求一生,孤独一生,如今终于安然长眠了!……

  当时和后世,很多人指责元稹薄情寡义,是个言行不一的小人和伪君子,他写给亡妻韦丛的诗,也是谎话连篇。其实,元稹乃天生情种,“生命不息,风流不止”,他爱双文、韦丛,也爱薛涛、采春、裴淑。此爱与彼爱,并非虚情假意。哪一个爱的片断,都是绝对真实;然而,终究是片断而已。至于将婚姻当作飞黄腾达之捷径,攀龙附凤者,古今中外,何独元稹?——无论如何,元稹对韦丛的爱是真的,写给她的诗也是真情流露。至于元稹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那也是毋庸置疑的。

  元稹的道德缺失,还表现在对诗人李贺的报复。李贺少年得志,一首《雁门太守行》响彻云霄,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之句,受到文坛巨擘韩愈激赏。李贺一举成名后,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元稹也慕名去拜访,遭到冷遇,视之为奇耻大辱。几年后,元稹当了进士科考试主考官,在考生花名册上偶然发现了李贺的名字,便千方百计将他拿下。李贺父亲名李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居然成了元稹背后施放冷箭的借口。他上书皇帝说,必须将李贺除名,才合乎朝廷礼法。此事传出,一片哗然。韩愈闻讯,写了著名的《讳辨录》驳斥元稹。然而,老韩此时已经退居二线,说话不灵了。李贺因此没能登第,终生穷困潦倒。虽经韩愈多方推荐,谋了个“奉礼郎”九品芝麻官,对天才诗人李贺来说,显然充满了无奈与痛苦,27岁就郁郁而终了。或许李贺有其摆不脱的命运之环,但无疑,元稹是把他往死亡线上推了一把的。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论及元稹时很不客气:“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巧婚尤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元白诗签证稿》)。

  陈先生的论断,似乎过于峻厉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anbian/1468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