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讨余秋雨散文的理性和感性(2)

余秋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理智客观的思辨能力

  余秋雨散文中的理性还体现在他分析客观世界,解剖主观本体的思辨能力上。这种能力在《一个王朝的背影》开篇就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申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先是姓氏正统论……由姓氏正统论扩而大之,就是民族正统论。这种观念要比姓氏正统论复杂得多。你看辛亥革命的闯将们与封建主义的姓氏正统论势不两立,却也需要大声宣扬民族正统论……

  在这段颇具代表性的文字中,作者从自己幼年经历开始反思,再联想到身边人的种种状况,最后竟然对传统观念中持高度肯定的辛亥革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达出隐隐的质疑。可以说,众多余氏散文拥趸欣赏的便是这种由己及人、由人及天下、条理清晰、丝丝入扣并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的严密逻辑和先锋精神。同时。创作理念中渗透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人文关怀也让作品主题显得愈发深沉,《十万进士》看似讨论科举制度。实则不留痕迹地对当下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杭州的宣言》在陈述杭州城市建设的历史后,引发读者对当代城市中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的保护、规划进行探索――这种以作品反映社会万象、干预大干世界的状况被陈平原称为“学者的人间情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2775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