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讨余秋雨散文的理性和感性(4)

余秋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不拘一格的想象

  相比一些不甚成熟的观点,余秋雨在创作时发挥的主观想象才真正的撩动了众多读者和文艺学专家的神经,这种近似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使得他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道士塔》)

  此段文字颇能体现余秋雨对传统散文的颠覆,穿

  越时空的视角仿佛看见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乃至一举一动。这种手法在欣赏者一方看来是“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而反对者的观点也很有说服力,韩石山在《散文的冷与热》中评论:“这哪里是写散文,分明是写小说。若老一辈学者,写到这些地方,有史料,就引用史料,若于史无征,断然不敢这样信口雌黄,因为那些洞窟里的雕像,固然有被涂了石灰水的,可你凭什么说就是王道士做的?为什么不会是多年后的一个李道士,或者说是当时政府为了保护雕像不被风蚀而特意涂上去的?――是想象,是推测,也得说在明处,别把什么都说成是真的,就像亲眼见过似的。”当《道士塔》被收进散文集《摩挲大地》时,余秋雨大大简化了此部分的繁琐描写并在之前添加进一句“我曾读到潘絮兹先生和其他敦煌学专家写的一些书,其中记述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如此变动无疑是想减少一点过多的主观臆想,使自己叙述的内容更为人信服。但从较为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会发现余氏散文的想象有时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住手!”我在心底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我甚至想低声下气地恳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这种对陈旧创作手法的大胆摒弃无论是从创作还是阅读的角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作者对王道士愚昧行为既痛且恨的心情,并且有了“穿越”式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

  余秋雨创作时理性与感性时而互相融合时而矛盾这一现象,有人认为:人的理智与感情常常矛盾,因而文学中的情感思维常可允许为一种错误思维,只要传达出最佳效果便行,如果用学术论文的理性去衡量文学创作,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余氏散文的价值判断,必须深刻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蕴与美学贡献,才能做出慎重而恰当的评价,既不能一味抬高又不能全盘否定。这可谓是诸多评论中较为公允的说法,学界和读者们理应对余秋雨报以客观的、宽容的态度。余秋雨创作的源动力有两点:一是对社会、人生的高度关切和无限热爱;二是其个体能量释放的需要。如果剥夺了余秋雨恣肆宣泄情感和自由思考的权利,那他的作品定会暗淡无光,毫无生气。他在评价上海人时说:“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学历融化于世俗,让世俗闪耀出智慧。”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是对他自己的最好解剖。余秋雨正是用感性将学历融化于世俗,用理性使世俗闪耀出智慧。中国散文界如果没有余氏散文的存在,那必将是最大的遗憾和缺失。  参考文献:

  ①余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③④⑥余秋雨:《山居笔记(新版)》,文汇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1页、第14页、第4页、第16页

  ⑤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i995年版,第2页

  ⑦⑨⑩⑩⑩余秋雨:《摩挲大地》,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08页、第103页、第2页、第2页、第248页

  ⑧万历三大征: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在位期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

  ⑩⑨余秋雨:《秋雨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2775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