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鱼我所欲也》教案(2)

鱼我所欲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通假字

  1)辟通避 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 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 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 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 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4.虚词

  之

  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

  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

  而

  表顺接 不译 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

  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

  3.齐读全段。

  4.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5.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是本段的第一层。(接着孟子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齐读“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避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wosuoyuye/3479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