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鱼我所欲也》教案(3)

鱼我所欲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6.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7.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滥用x权,杀人放火等。所以“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

  8.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在遇到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宁愿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

  教师小结:以上为第一段的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进一步强调“义”的价值和作用。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同学们再往下看:

  9、(1)“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含欲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2)“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 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wosuoyuye/3479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