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寓言》教学设计(4)

寓言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寓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会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教学重点】

  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导入: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老师介绍有关寓言的知识,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

  嬉戏(xī) 禀告(bǐng) 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

  引导学生学习《白兔和月亮》,步骤如下:

  1、朗读。(把握文意,揣摩语言。)

  2、复述。(朗读课文,完整复述。)

  3、精缩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概括寓意。(根据文章内容,感悟所学道理。)

  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的学习步骤总结出寓言《落难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读赏析,对比阅读

  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吗?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6、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体验反思,拓展与延伸

  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过《落难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运你会怎么做?

  3、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慷慨决定时的情景及对话。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人生寓言》告诉我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作业

  试着写一则寓言,题目自拟。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500字左右。

  【教案点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上,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读带动学生的学习,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既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寓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3、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4、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5、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6、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①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yan/40766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