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孙三周:行走在“汉字寓言”创作的路上

寓言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汉字寓言”大家是否想到孙三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三周是如何完成“汉字寓言”创作的?

  孙三周

  1991年,我从中学调入了一所以培训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其间,教授过幼儿师范和中等师范的幼儿文学、儿童文学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法。在教授识字教学方法时,我受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的启发,把文字故事、字族文与寓言文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汉字寓言”。

  回顾一下我的“汉字寓言”创作:从1998年12月31日《语言文字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汉字寓言”《一场没有发动的政变》(后被马长山改名为《高国的故事》),我的文学创作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了“汉字寓言”上。可以说,自1997年开始,我的“汉字寓言”创作就从理论研究转入到动笔创作阶段;2006年10月出版第一部汉英双语寓言集《野猪美容》(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附录收入了16篇汉字寓言;2007年6月出版了第二部寓言集《大撇和小撇》(中国工人出版社),这也是我国第一部以汉字寓言命名的寓言集,其中收入汉字寓言30篇。2013年10月出版了《汉字寓言》(天津人民出版社),收入汉字寓言200多篇,可以这么说,《汉字寓言》一书的出版,标明了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的汉字寓言创作已进入成熟期、收获期。

  值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将本人在汉字寓言创作道路上的一些摸爬滚打的经验、教训说明如下。

  一、“汉字寓言”的内涵

  “寓言”的字面意义即“寓意于言”。寄托性和故事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寓言故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荒诞的人物故事,一是拟人化的非人物故事。前者要求故事荒诞离奇,以拉开和普通人的距离,使读者觉得故事另有寄托;后者赋予外物以人性,以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使读者领悟自然之道、社会之理。

  “汉字寓言”就是以汉字为题材所创作的寓言,即以汉字或部件为拟人化形象所创作的说明某个道理的简短故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字游戏”或“笑话故事”,它的目的不是娱乐消遣,而是揭示道理。文字故事、文字游戏古已有之,而“汉字寓言”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是在1998年12月,至本世纪初才广为人知。文字故事、文字游戏多是民间传说,而“汉字寓言”是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作者群,如孙三周、马长山、张鹤鸣、凡夫等,他们有鲜明的主体意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汉字寓言”是不押韵的“字族文”,但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帮助小学生识字的“字族文”,而是一篇构思巧妙、哲理深刻的文学作品

  如果说伊索寓言是一种公众寓言,先秦寓言是一种精英寓言的话,那么“汉字寓言”则是一种专业寓言,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一定汉字知识的人才能进行创作、阅读。从这一方面来言,汉字寓言又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寓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yan/4674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