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名相张九龄解析(2)

张九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张瑝、张琇落网之后,顿时引起了轰动,舆论居然是一边倒:

  他们的父亲冤死,这两个孩子年纪轻轻就能舍身为父报仇,应该宽恕。

  案件报到三位宰相那里,三位宰相发生了分歧:张九龄同情张氏兄弟,肯定他们的忠孝,打算把他们救下来,裴耀卿和李林甫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样会破坏法律。

  法大,还是情大,皮球踢到了李隆基那里。

  李隆基站到了裴耀卿和李林甫一边,身为皇帝,他得维护法律尊严,如果连他都不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谁来维护。

  李隆基对张九龄说:“孝子心情可以理解,为了复仇不顾自己的生死。然而毕竟他们杀了人,如果赦免,就会起到很坏的效果。”

  最终,张瑝、张琇被判乱棒打死。

  在张瑝、张琇的身后,奇特的场景出现了:

  百姓纷纷为他们撰写悼念文章,并且贴遍了大街小巷。他们凑钱把张氏兄弟入殓,下葬于洛阳北邙山上。为了防止杨汪的家人挖掘,他们甚至在一个地方连造了数个疑冢,让张氏兄弟享受了曹操的待遇。

  张氏兄弟杀人案就此画上句号,张九龄的人文情怀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展现。在他的心中,伦理道德占据上风,孝占极大位置,甚至为了孝,他赞成血亲复仇。

  赞成血亲复仇的不只张九龄一个,杜甫也是其中的一个。

  因为他的家族就有血亲复仇的案例。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高官,由于杜审言恃才傲物,便被排挤到江西吉安出任司户参军。

  在司户参军任上杜审言依然不消停,同事关系一塌糊涂,司马周季重和司户郭若讷索性捏造了一个罪名安在他的头上,这样他就被打入大牢,不日将被处斩。

  在杜审言被打入大牢后不久,杜审言的次子杜并来了,这一年杜并刚刚十三岁。

  杜并名义上是替父亲求情,实际另有打算。当周季重还在漫不经心地应付杜并时,杜并迅速抽出了藏在袖中的利刃,对着周季重连捅数刀,周季重当场倒在血泊之中。为父报仇的杜并当然也没有好结局,他被周季重的随从当场打死,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弥留之际,周季重说了一句话:“早知道杜审言有这样的孝子,我怎么也不会去惹杜审言了!”

  后来,杜甫长大成人,他不以这件事为耻,反而以他是杜并的侄子为荣。

  在这一点上,张九龄和杜甫不谋而合。

  或许,因为他们都是诗人,骨子里有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怀。

  作为一代名相,张九龄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风度翩翩,而且品格高尚,更让人信服的是,他居然具有预见未来的第三只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jiuling/2529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