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名相张九龄解析(6)

张九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安禄山到了生死关头,张守珪坐立不安。

  按照军法,安禄山必死无疑,然而张守珪舍不得,因为他知道安禄山的能力,这么有能力的一员大将就这么杀了,太可惜了。

  张守珪不甘心,他想作最后的努力。

  张守珪命人将安禄山押解长安,安禄山是死是活,由李隆基亲自决定。

  这次押解是张守珪使出的胜负手,同时也增加了安禄山的活命概率。如果继续留在幽州,安禄山必死无疑,而到了长安,安禄山是生是死各有一半的可能,活命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一度,张守珪失算了,因为安禄山面对的宰相是张九龄。

  这是安禄山与张九龄的第一次面对面,也是两人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这次面对面,让张九龄一眼看透了安禄山。

  张九龄在处理意见栏上写上了自己的处理意见:杀!

  张九龄随后写道:

  “昔日,田穰苴诛杀庄贾,孙武斩宫嫔,都是为了保证军令畅通,如果要保证张守珪军令畅通,安禄山就不能免死。”

  遗憾的是,张九龄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认可。

  一直以来,李隆基在张守珪的奏章里屡屡看到安禄山的战功,在他眼中,这是一个有才干的将领,仅仅因为一次战败就处死,他舍不得。

  李隆基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免死,但免除官位,以白丁身份代理现有职务。

  说白了,给安禄山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这下,张九龄不干了,他争执道:“安禄山违反军令导致军队覆没,按照军法不可不诛。况且臣观察他的容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

  张九龄说完这话,李隆基便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就看他能不能抓住。

  遗憾的是,李隆基没有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在他手边溜走,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

  李隆基回应说:“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

  李隆基的意思是说,你张九龄不要拿“王夷甫识石勒”说事,那会枉害忠良。

  “王夷甫识石勒”说的是慧眼识珠的故事

  王夷甫(王衍)是西晋的宰相,在石勒还是少年的时候,两人曾有一次偶遇,王夷甫一看石勒的面相便大吃一惊:将来乱天下者,必是此人!

  为了将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王夷甫派人去抓石勒,然而没能抓到,石勒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石勒果然造反,建立了“后赵”国,大规模入侵中原,导致西晋亡国。值得一提的是,“慧眼识珠”的王夷甫也落入了石勒的手中,此时他不再宣称“石勒将乱天下”,而是反过头来向石勒献媚,劝他早日称帝。石勒对这个以清谈闻名的高官并不感冒,他把王夷甫关到一个石屋里,打心眼里烦这个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jiuling/2529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