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名相张九龄解析(5)

张九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奚王顿时大怒,然而转念一想,礼仪中确实有这样的规定。

  再看史思明,奚王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唐朝没人了?派这么一个歪瓜裂枣的家伙。

  再转念一想,或许唐朝天子不以貌取人,眼前这人没准还真是使节,那可得罪不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当他是唐朝使节吧。

  这样,欠款不还的史思明便被当成了唐朝使节,在奚部落结结实实过了一把使节瘾。

  临近告别,奚王准备派一百人跟随史思明前往唐朝朝见。史思明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赚一个向政府表功的投名状。

  史思明知道,奚部落里有一个能人正担任琐高(奚部落的高级官员),此人非常有名,唐朝很多官员知道他的名字,如果把此人诈进陷阱,就将是自己的投名状。

  史思明便对奚王说:“跟随我入朝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配朝见天子的,唯有琐高,可以与我一同前往。”

  奚王哪里知道史思明的算盘,一挥手,琐高就加入了奚部落使节团。

  使节团一行三百多人,来到了平卢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临近进城,史思明说,你们先等候一下,容我进去通报。

  进城之后,史思明便对平卢守将说:“这次奚部落来了好几百人,名义是入朝进见,实际是想偷袭平卢城,请大人提前作好准备。”

  一眨眼的工夫,史思明就把三百多人的使节团给卖了。

  接下来就是鸿门宴的俗套了,奚部落三百余人遭遇伏击,除名声在外的琐高外,其余人等有来无回,他们全都成了史思明的投名状。

  经此一战,史思明今非昔比,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接到汇报,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产生了兴趣,一高兴,便把史思明收入帐下,与安禄山一起出任捉生将。

  至此,“安史之乱”的两大主角闪亮登场,他们的伯乐都是张守珪。

  事实证明,张守珪的眼光很准,他所提拔的史思明和安禄山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尤其是安禄山。

  安禄山不仅精通六门外语,而且对辖区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他创造了以五名骑兵生擒契丹数十人的经典战例。

  之后,张守珪有意给安禄山创造机会,又给他增加了一部分兵力,结果安禄山再接再厉,战果不断。

  凭借战功,安禄山被擢升为偏将,而安禄山与张守珪的关系也越走越近。

  安禄山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张守珪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因此他处处赔小心,以博取张守珪的信任。

  安禄山知道张守珪嫌自己胖,于是他便控制自己的食量,在张守珪的手下,他从来没吃饱过,不是饭不够吃,而是有饭不敢吃,怕胖!

  在安禄山的苦心经营下,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更进一层,两人到了可以一起洗脚的地步。

  安禄山给张守珪洗。

  安禄山第一次给张守珪洗脚,便对着张守珪脚下的痦子发愣,张守珪一看,胡人果然没见过世面,连痦子都不认识。

  张守珪说:“这是痦子,据说长痦子的人都有富贵命。”

  安禄山嘿嘿一乐:“大人说的是真的吗?末将脚底全是!”

  要了老命了。

  就这样,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越走越近,最后一步到位,两人升级为父子关系:安禄山认张守珪为干爹。

  有了这层父子关系,安禄山的仕途就被装上了螺旋桨,一路直升,从偏将一直升迁到平卢兵马使、幽州节度副使(节度使副手)。

  开元二十二年(一说开元二十四年),一直顺风顺水的安禄山遇到了一道生死坎。

  这一年,安禄山奉张守珪命令出击奚部落和契丹部落,本想借此建立战功,没想到却因为轻敌冒进,遭到一场惨败。

  安禄山得对这场惨败负责,按律当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jiuling/2529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