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朱自清的《春》散文鉴赏

朱自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朱自清的《春》散文鉴赏

  《春》作为初中语文教材重点篇目常为教师精讲细磨,确实其文刻画细腻,情感真挚,文辞赋予质感,丰厚而饱满。细读《春》,可以感受其描摹景物仿佛作画,又似作曲,还如作诗,其绘景艺术特色鲜明,值得揣摩品评。以下是朱自清的《春》散文鉴赏,欢迎阅读。

  景之于人是存在的客观,但它们却可以在文人的笔下焕发奇异的生命,正因文人以体肤感受景之态,以心灵感应景之情。

  写景的散文很多,读过的也不少,但写时又觉无法表现出景致的特色。那么,如何才能让景色可感、可品、可回味呢。我们可以沉浸到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细细地品赏其文写景之妙笔,画有形之景,绘有情之景,话有声之景。

  一、辞尽其形

  景而有形必有质感,生动而可触及,其形可以是样貌,可以使声响,可以使味道,都有具象,都可感触。使“字面儿的影象引起人们奇丽的感觉;这种影象所表示的往往是珍奇,华丽的景物,平常人不容易接触到的,所谓“七宝楼台”之类。”(《论百读不厌》)

  (一)浓墨重彩绘精致之景

  近景或特写,必然能够看得清景的样貌、听得到声响、闻得到气味、也许还可以尝得到味道,可以因细切而亲切,可以绘其纹理,刻画出细节之美。 如:《春》里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花――有色(红、粉、白)、有声(赶趟儿的热闹)、有味道(甜)。 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风――有温度、有柔度、有湿度,还有混杂的特有的气息。

  又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春雨――有密度(牛毛)、粗细度(细丝)、光亮度(花针)、角度(斜)。

  这许许多多与景物相关的物理属性都以形象可感的语词展现,自然而恰切地

  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便是精心之举,却实令人感到仿佛立于春季,景物均触手可及。正如作者执着的“诗的表达,和比喻及组织关系甚大。诗人的譬喻要创新,至少变故为新,组织也总要新,要变。”作者如有神来之笔将春天可感之形摄录下来,一点点释放,不落窠臼,不由得你不感叹春色崭新诱人。

  (二)轻描淡写绘辽远之景

  远景,远望而得,轮廓大概,影像隐约,虽无近景之细致,必得境界之特立,形成或简约或朦胧之美。

  如:遥望雨打屋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景象朦胧却别有韵味,是细细看过雨的人可感的,读者确也知道,雨丝击到屋顶反射回去,轻溅起,密密的,远远的望去,确如“烟雾”一般了,但春雨极其细小,于是只有那“薄薄”的一层而已。只两个字便绘尽了远望春雨落在屋顶的形态、风致。

  又如:春日雨夜,“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只望得稀稀疏疏的,也远近错落,却都有“静默”的风情,这夜便随之温柔了。

  (三)虚实相应绘错觉之景

  高处俯视可望“众山小”,这景无需细描,只将粗略的感受直接勾画出来便是真实的“错误”之美的再现了。如:“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远远的望去,不局限在一点,便瞧得见“一大片一大片”的草晕染的“绿”。那“满是的”真让人感受到满世界的春草萌发,满眼是青春的绿的萌动。这些,不是近观可得的。近近的细细地瞧,恐怕无法感受到草已铺满了地面的视错觉。远眺而朦胧所见的错觉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着实可引人共鸣。

  当然,错觉的产生也会因人而异,看,“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那满是果实的花树便是作者的错觉,我们通常称之为“联想”。那是作者由花的甜香引发的对满树果实的憧憬,也更令人倍感花的娇艳。仿佛沈复《闲情记趣》中所描述的“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这联想非实在的景,却极可引人入胜。

  (四)动静相偕绘灵动之景

  景物的刻画不能等同于静物的写生,写生绘得出形状、光影,却无动态。景物却是有生命力的,有着它们特有的活力,于是让它们体现出动感便能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生趣。

  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山、水、日色,一幅山水画。倘若问山是什么山,什么样子,水涨得多高,多广阔,太阳的色泽有多么暖。不可知。你只知道春来的时候,所有的景物都变了,这些变化里让你感受得到画面里的色彩渐变――“朗润起来”的墨而浅淡的绿;也感受得到影片中的音响的推进――“水涨起来”微弱转强的声音;也感受得到氛围里的温度的上升――“太阳的脸红起来”转暖的日光。这些景物动起来便让人也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走进了春天渐行渐近的脚步。一切景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活力。

  (五)参差错落绘映衬之景

  背景,衬于主体的背后,以烘托氛围为己任。背景,可以与主体是同色系的,画面有整体感,给人以统一和谐的.感受;也可以与主体呈对比,画面会更具冲击力,色彩将炫目而令主体特别突出;有时主体与背景呈动景相对之态,也别有一般风味。当然,景物有时也可以互为背景,相互映衬。

  如:“春花图”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描绘春花图,蜜蜂、蝴蝶理应是配角,它们却闹得“嗡嗡”的,又飞来飞去,是不是有“抢戏”的嫌疑?其实,这更显示出作者的匠心,他未曾将它们的形象着力描绘,权以它们来增添画面的声色和动态以衬托花色的艳丽、花味的香甜,令人对能如此“招蜂引蝶”的春花更生喜爱之情。

  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对于春花图来说这野花也算得第二主角,于是春草在这里就成了配角,它们将野花隐藏其间,一个“散”字便将野花零零落落的图景展现出来。而“眨”字更让人感觉得到春风吹拂春草,野花或隐或现,若隐若现,情趣毕至,这时候的草便是野花展现风情的背景。而野花对于那些桃李花卉来说又有陪衬之用,因而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特别的精细的刻画,但正因如此,这幅春花图才主次分明,更有层次美、立体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uziqing/24799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