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量角》教学反思3篇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教学中,不管学生的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仅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充满热情和智慧的指点。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量角》教学反思3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量角》教学反思3篇

  《量角》教学反思一

  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认识量角器

  认识量角器是学习读角、量角的基础,而量角器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采用通过看书观察自学,交流汇报发现,进而达到认识量角器的目的。最后让他们再一次指着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称说给同桌听,这样学生就会记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2)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要让学生读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数并能说出读角的过程,确实很难,量角器上的刻度线比较复杂,特别是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容易搞错,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探究出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现,在读角量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里讨论,互作补充,逐渐完善;再同桌说、个体说,这样从小组到个体。再读角、量角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读角、量角的方法。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探究,老师全面放手,相信学生,让他们先尝试着量量看,再请量对的学生作正确示范,起到正面引导,最后得出量角的步骤。

  《量角》教学反思二

  一、设置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用量角器量角”时,什么时候看里圈的刻度,什么时候看外圈的刻度,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在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怎样量出水平的开口向右的角的方法后,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会形成认知冲突的情景:

  学生在量角的度数时,老师巡视,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同学的结果是正确的,但老师不动声色,请一个量错的同学到前面来介绍量法,大部分同学都赞同了它的意见,都认为是60°,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时有一个同学提出了异议,“是120°”,他们的神经为之一震,这时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茫然,他们在心里会产生质疑,发现了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怎么是120°?我刚才什么地方量错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他们会想:是我量的方法对,还是他量的方法对?

  在心中充满疑问的情况下,通过讨论,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要看清刻度的方向。这比老师一次次地提醒“要看清刻度的方向”效果好得多。

  二、使量角不成为“屠龙之技”。

  为什么要度量角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角的大小的作用吗?很难。学生并没有进行“角的大小”比较的直观经验,也没有量角的实际需求(但这种需求能够激发)。因为“角”是蕴涵在客观物体里的,需要抽象才能得到数学上的“角”(顶点、过顶点的两条直直的边、平面图形),因此在客观物体里很少能直接看到数学上的“角”,在“静态“中很难意识到角的大小的作用。

  那为什么还要学习“角的度量”呢?如何使“量角的大小”不是单纯的“屠龙之技”?

  如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应用情境:滑梯的角度多大合适?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并通过直观演示抽象出“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的作用。虽然教师还不能清楚地向学生解释原因,但至少给学生宽广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角”的大小所蕴涵的思想与方法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量角》教学反思三

  《量角》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本课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

  教学时,先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己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课上开始,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学生的思维在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学效果不错。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运用自主学习造成后面知识教学时间上比较紧迫。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2057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