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巧用多种照应方法,文章结构十分严谨。

  一、再现式照应,即后面所说的是前文内容的再现或重复。

  例如开头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说:“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4月28日。”这样照应,不仅点明了李大钊烈士牺牲的具体日期,而且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二、回答式照应,即后面所说的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或回答。

  例如前头说:“有时候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后面写道:“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写说明李大钊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无限忠于党的可贵品质。

  三、续写式照应,即后面所说的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例如前面说“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后文说:“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这就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说明李大钊的品质也教育了工友,他宁可遭受折磨,也不泄露党的秘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反思范文

2.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4.《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5.语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反思

6.《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反思

7.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8.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2602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