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学习约数与倍数的意义时,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了12÷4=3的式子,让孩子们用整除的知识来表达,既12能被4整除,或4能整除12。然后,我说到:“我们还可以说成‘12是4的倍数,或4是12的约数’。那么,18÷2=9,我们又可以怎么说呢?”我发现孩子们很顺利地说了出来,我就马上在黑板上写下9和2让孩子们说“谁是谁的倍数和约数”。此时,有的孩子提出反对意见,有的在继续用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在表达。我就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从而得出:9不能被2整除,所以9就不是2的倍数,2也不是9的约数。接着,我又在黑板上写出15和3,让个别同学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来判断,并让他们说出了用“倍数和约数”这一概念来表达的前提条件。当我发现孩子们用数字表达比较熟悉的时候,我马上要求他们用字母来表达,并说出每个字母所表示数的范围,既:a÷b=c(abc都是整数,且不能为0),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约数,这就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并板书课题。然后要求孩子们完成练习十一第2至4题,孩子们在做的时候,我在重点观察“后进生”,当有孩子说完成时,我就要求他们去与旁边的同学进行交流。孩子们练习的时间大概有4分钟(思考与困惑:第二题是“36和6;4和24”,让学生用倍数和约数的概念来表达。对于这类题,多数孩子都能做,但如果在草稿本上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教学的时候,有老师提出处理有些草率,孩子们的练习时间不够,我就在想:是否可以由老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而不需要孩子动手操作呢?)下课钟声敲响,我引导他们完成了第二题,在第三题的判断中有一个题目: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约数。有孩子认为是正确的,但有的孩子认为是错误,我便让“说错误的一个孩子”说出他的理由:“只能说36是9的倍数,不能单独说36是倍数”,我同意了他的看法,并举例说:12是倍数,5是约数,对吗?孩子们大声回答:“不对!”,我总结到:“我们只能说某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不能让它们单独存在,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例如:12和4,12是4的倍数,同时,4就是12的约数!”看到孩子们点了点头,我便结束了今天的课堂。(思考与困惑:关于“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我没有在分析中渗透,因为没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在处理练习时,恰恰看到有这样的题目,我就想抓住这点展开分析,归纳。但时间又不允许,我自己便归纳出来。有老师提出:这样的内容应该在新知识的讲解中出现,我个人认为:这是教学策略的话题,教学中的知识点,我们没有必要强调它必须在哪里出现,只要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呈现出来就可以了。)反思与困惑:关于教学目标的话题,有老师提出我的A类目标中的第三目标没能在教学中体现,我很坦诚地承认这一目标我没有达成。于是,我们就分析了没有达成的原因,按照教参的安排,第三个目标:懂得求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并归纳出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这属于第二课时的内容,但在设计上,我将其设成“预设”板块,也就是从自己主观的把握上,我应该将这个内容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完,才能不浪费课堂上的时间,但在真正的课堂上,我才发现孩子们对“整除”的知识是陌生的,模糊的,怎么办?我只好从孩子们的已有知识开始展开教学,也就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但在讨论的最后,我们在思考:怎样在保证前面部分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压缩前面的教学时间,从而让这节课更加完美。有老师提出:教学中对概念的巩固练习可以少一点,也有老师提出:对有些知识点没有必要去循循善诱的启发,例如:b是除数,不能为0。老师就没有必要去举例,直接告诉学生,除数不能为0就可以了。作为老师所提的改进措施,我也做了很多假设,但这样做是否恰当呢?我非常清楚,这节课如果将我的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是非常遗憾的课,因为没有完成上的教学任务。对此,我就在想目标与策略的问题,如果我们预先设定了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孩子本身知识点的原因,不能达成,这除了说是目标有问题或策略出毛病外,是否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与论述?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教案

2.《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优秀教学反思

3.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约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

5.《约数和倍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6.约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

7.《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8.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2961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