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的教学反思
《光的色散》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新课程标准8年级实验教材。
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所以在课前有一探究实验,由于区教研员孙杰老师安排的是借班上课,学生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改用投影仪作光源,将一三棱镜于灯前,转动角度,将彩色条纹再现与屏幕上,农村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很好奇,我问到:"这种彩色图案见过吗?在哪里见过?"学生们议论纷纷,说出不少现象,有些学生的脸上显现出茫然的表情,这时我才意识到教学准备的欠缺,如果这一环节能以课件形式展示于学生面前,那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待到更大的满足。
接下来的环节是就三棱镜实验引入光的色散,知道太阳光可被分解成七色光,受自然课的影响,学生认为七色光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课本上却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仅两个字的差别,却让学生感到困惑,结合《加油站》中获取的知识,适合地给学生一些解释,必不可少,但是,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可忽视,遗憾的是学生习惯与机械记忆。
在进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所决定的"这一部分教学时,选择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放于投影光源前,让学生观察光屏颜色,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的结论,在光的.交汇处也可说明光是可以合成的。由于当时借班上课的那所学校正在建新校舍,于是灵机一动增加了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反应中我看出身边的事情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拉近我与陌生学生的距离。
师:"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什么颜色的玻璃装在教室里?"
生:"白色!"(异口同声出乎我的意料)
师:"墙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还是异口同声,部分学生答过之后有所觉察)"玻璃是无色的!"
师:"同学家的阳台有没有装蓝色玻璃的?白天家里亮吗?"
生:"白天觉得不亮,且家里东西颜色变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
师:"现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这种感觉?"
生:"没有,室内室外没什么差别!"
师:"这是因为无色透明的物体能将所有的色光全透过。"
在"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所决定的"教学中,先从学生身上的着装开始,从视觉角度感受不同的颜色,再配合红、黄、蓝、绿四种蜡光纸,在红、黄、蓝、绿四种光源照射下呈现出的颜色,来得出答案,由于外界光线较强,在演示"红光照在绿纸上",只能观察到绿纸变暗,而不能体会到"无光反射",我也只是草草收场,以"红光被绿纸吸收,没有光线反射,所以呈现出黑色"来结尾。从学生的表情当中我看出学生的困惑,"绿纸还在,怎么会是黑的?"紧接其后的游戏环节引起了学生的轰动,我拿出了自制的彩色眼镜给学生戴,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周围的色彩,知道"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结果是什么。
一堂课终于完整地按预定计划完成了,正如课后老师们的反映,我自己的感觉也是过于仓促,时间较紧,学生在一堂课上掌握这么多知识,面面俱到确实有点难,值得庆幸的是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也算是我的一点成功之处吧。
【《光的色散》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3.光的色散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963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