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有两位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去一个小山村游玩,你们想不想去呢?

  生:想去!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图片导入

  1、师:(投影课文中插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生:看到了后面有山;边上有树;看到两个小朋友;小房子(亭子)……

  3、师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有一位叔叔把这么美丽的景色编了一首童谣。让我们去看看童谣里是怎么样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4、出示《一去二三里》,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5、学生自读课文,要求不是齐读,大声读。

  三、教学识字

  师:请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一去二三里。

  师出示“去”和“里”的生字卡片。

  师:在那里你看到过这个字,请你组词。

  生:一日千里 李白(纠正“李”是姓,不是这个“里”)

  四、纠正字音

  1、师:你觉得有那些音节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sān ting sì cun zuo

  2、请你把读一读词。(指名读:烟村、亭台、六七座、十枝花)

  3、解释什么是烟村、亭台(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理解)

  师:烟村是什么?

  生:村庄着火 人们在做饭

  师:就是村里的人们都在做饭,烟囱里都冒着烟,我们远远看去就是一个“烟村”。(同时出示烟村的图片)

  师:出示亭台的图片。你们看到过吗?去过吗?请你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生:看的很远;空气好;很舒服

  师:请你再读一读这个词。(指名读,巩固)

  五、读课文

  1、那么美丽的课文,你们能不能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啊?

  2、谁来读。请你当小老师,读第一句(学生逐句带读,逐一出示对应的图片;正音)

  3、教师范读(如果我读的好,请你也为我鼓鼓掌吧!)

  师:你觉得好在那里?

  生:音准;声音响亮;有感情;声音有起伏。

  师:那就请你们也学着陈老师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童谣。

  4、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读出感情。

  5、开火车读。一人一句:

  师:哪列火车快快开?

  生:这列火车块块开。

  6、配乐读: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现在奖励你们,给你们的朗读配上音乐,希望你们能读的更加有感情。

  生读。

  7、四个大组竞赛,连读。(一组一行)

  8、四人小组合作读:

  师: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可以是一人一行,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

  9、教师巡视。

  10、学生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

  生汇报。(不是很会合作,此环节有一点乱,还要多练习合作)

  11、师:那么美丽的景色,陈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去郊游了。我想邀请一位同学跟我一道去。

  老师带着学生看着图片,边走边读。

  12、请你们自己找你们的同桌一起去游玩。

  六、小结

  请你回去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带你的爸爸妈妈也去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游玩一番。

  【自评】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

  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一课是首流传非常广的童谣。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根据修订后的大纲精神及新教材编者的意图,要着重抓识字教学和朗读、背诵指导,所以教学中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则不作要求。

  这首童谣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指导朗读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则多读,不要求甚解,让他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理解。因此要力避对词句做主动的讲解。否则,不但会破坏童谣形象的完整性,损害它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童谣反复吟诵,才能读出韵味来。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教师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体味到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利用朗读的律动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入其中的意境。同时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辅以手势、动作。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吟诵一边做动作,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同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有助于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可使儿童在舒缓的读诵、细细的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词句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可见,能帮助学生感受形象,进入情境。教学童谣时,出示投影的课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使整首童谣的内容变得形象化,学生的情感因素自然也调动起来了。课后可以让学生想象童谣中的场景并且作画,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形象化,进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乐在其中。音乐往往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神往,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想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教师、学生诵读诗歌的同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的古筝乐曲《高山流水》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然而,在教学后发现虽然朗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但学生在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朗读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没有什么提高,分析是我的教学引导和教学即时评价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图片等手段,给学生创造意境,升华情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34123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