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听力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听力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力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力课教学反思1

  经过近期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在听力教学中深有感触。

  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用英语去交流,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听力尤其厌烦,他们的听力水平也很差。以我所教的班级为例,全班28名学生中,及格的只有10名,而听力是他们做的最差的题型,没有一个同学听力部分得分率超过50%。学生反映,听不懂在说什么,没兴趣一听就困。

  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听力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学生小学没有接受过英语教育,底子薄,基础差

  二、生词多,不知所云,过不了单词关

  三、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方面能力欠缺

  四、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最初,学生听到我放听力就开始说话、做小动作、睡觉,都觉得听不懂没意思。后来我就找了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英文电影让他们看,开始都说听不懂,但是后来慢慢被剧情吸引,学会了一些日常基本用语。我在大课间的时候会给他们放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学唱一些简单的或是他们喜欢的英文歌。每天早自习我都会去教室给他们放课本听力,让他们看着文本跟读。渐渐地,同学们对英语不再是那么排斥,他们开始去听听力,有时甚至能听出一些简单的句子。

  看到了同学的这些改变,我决定给他们增加难度。我下载了VOA慢速的一些小故事和笑话,每天上课前播一小段让学生去听大概意思。经过一个多月,在我播笑话的时候,他们会笑,他们能听懂大概意思了。然后,我就把这些听力材料的文本打印下来给他们,标注出生词让他们记住这些在听力中常见的词汇。

  除此之外,我还专门选了几节课讲了讲语音知识,每天学习两个音标。现在,学生的发音有很大进步,对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也有所了解。

  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会有更大进步。当然,我的教学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我的听力教学方法。

  听力课教学反思2

  又是一节听力课,我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听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来自学生,即学生不重视听,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其二来自教师,只重视外语知识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

  母语干扰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

  逻辑思维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做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样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长时或短时储存。

  听力课教学反思3

  作为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多积累。教师应尽量创设语言环境,用英语授课,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接触活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并指导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

  英语;听力;教学;学习;技能;注意力;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但这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相辅相成,重视和加强英语听力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有许多因素影响学生的听力,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应用基础差,底子薄,从心理上对英语不感兴趣,更厌烦听力,因此在听听力时心态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听力效果不好,这样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到说、读、写等方面,造成英语水平下降。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又应如何协助学生完成听力这一学习任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作为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多积累。教师应尽量创设语言环境,用英语授课,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接触活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并指导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鼓励学生用英语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表达思想。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语言环境,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组建英语课外小组和英语演播室,开展唱英语歌曲,讲故事,朗读,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英语语言环境。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余时间可适当搜集、筛选课外内容供学生训练听力之用。在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诸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英文歌曲等。其中,影视节目和英文歌曲是较佳的选材,配合画面,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

  教师要利用好时间和教材,以不同形式如:填空、选择、排序等让学生长期锻炼听力。另外应该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锻炼。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行的,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可以提高听力,任何只想要学习技巧,而不做实地训练的想法都只是空想。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是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练习,听力也会下降,因此注定了听力是一个每天都需要练习的。要求学生将听和做题相结合,将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加强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听力的提高贵在坚持,告诉学生无论在何时,无论在做什么事,尤其在玩耍时可以放磁带,哪怕不专心听,在某一时刻也可能捕捉到某个单词,锻炼听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43548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