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4)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的故事。

  一、巧设导入

  首先,我故意把题目写成《两个“地球”同时着地》,学生立刻把手举起来,抢着回答:老师,应该写“铁球”了!说着很多学生都大笑了起来。我接着告诉他们,平时考试都会写错的,一定要学会认真检查,才能避免错误,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在快乐的笑声中,同学们都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接着,我让学生回答课文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我问:“同学们,是什么让生活在17世纪的伽利略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一起的呢?请你们在课文里面找出相关的句子。我板书《两个铁球()着地》。我问:“中间放上哪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放上哪三个字又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学生马上回答加上“同时”二字便是伽利略的观点。可该加上哪三个字才会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同学们楞住了,于是我要求三分钟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分小组互相讨论起来,看到孩子们兴致那么浓,我真的很开心。果然,不到三分钟,就找出了答案。讲课前巧妙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我认为教学环节设计的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分角色表演调动积极性

  这节课我不仅用实物演示、板演图示,还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方法灵活多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给调动起来了,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特别是男生情绪更高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解伽利略的想法。接着我又让学生列算式来理解:[(10+1)>1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既简单又明了。最后,告诉学生回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在五、六层楼的房顶做实验…

  三、课堂教学与小练笔相结合

  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些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我请学生发挥想象,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深的体会到:让孩子生活在快乐的学习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是我教学不断的追求!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11

  本学期的精品课,我主要承担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我和同备课组的老师经过几经研讨,终于完成了本节课的录制。在这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研读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人教版教材很注重单元课文组合的整体性,即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第七组课文全部以写人为主,而且都是通过具体事例,以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中的作文正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个敬佩的人。在了解了单元目标的前提下,我马上找到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将教学目标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描写、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做指引,我的教学也有了方向。

  研读教材的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蜕变,我认识到备课要从整个单元入手,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正在于此。还记得第一轮试教的时候,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教自己的课文,没有联系单元目标,第一轮试教之后,我们进行了集体反思,还亲自学习了这个单元的教材分析,把握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并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中体现整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经过几次的修改和试教,我渐渐地学会将“写法指导”渗透到文本的解读中去,不仅让学生明白本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

  二、寻找课眼

  一堂好课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了这个“思路”,我反复研读课文,翻阅大量资料,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伽利略的品质呢?”经过反复研读后,我竟在做课后题的时候找到了答案。课后最后一题,是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反义词,刚开始我只是随便做做,没想到本题的答案正是“课眼”。我找到了一组,即“信奉”和“怀疑”,我觉得从这两词的对比中,可以马上提取到伽利略大胆质疑的精神。所以,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贯穿整个教学。

  通过对这节课的打磨,我觉得一节课的切入点很重要,所谓的“课眼”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作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研磨教材,因为文本中的很多关键词句都可能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总之,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文本,你一定会豁然开朗。

  三、渲染气氛

  我第一次试教的四(2)班并非我自己的班级,之前听过几节课,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比较腼腆,上课不是很积极。于是,我突然想到了09年刘校长带我去沙溪参加赛课的情景,那一次也是借班上课,刘校长和孩子课前的互动让我印象深刻。于是,我马上将当时的做法移植到我的课堂,从“大胆”、“大声”的引导开始,再到小礼物的刺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兴奋,我也很兴奋。我觉得无论我这节课讲得是否成功,我都是一个快乐的老师。因为我很投入,孩子们也很投入。后来又在四(3)、四(4)班试教,效果也还不错,所以我觉得我们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才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研磨这节课的几点体会,精品课的研发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45378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