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案例描述】:

  《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传统课文。其中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语段是语言学习的典型范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三年级大纲学写状物文章的要求,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写水果的作文课。

  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丰富敏捷,富于想象。那么,怎样从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文,进而喜欢作文,对写作感兴趣呢?为此,我创设了让学生看看、尝尝的情境;提供了想象、说说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落实到动笔写写的目标中。

  课的开始,老师提了一篮水果,对同学说:“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品尝水果,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喜欢的水果。老师借机会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把喜欢吃同一种水果的同学安排在一起.分完水果,老师又说道:“同学们愿不愿意把你拿到的水果介绍给同学。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提示补充。”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使学生养成观察得习惯,提高感知的灵敏度,大大丰富了语言材料。 例如:学生说出:“荔枝圆圆的、红红的。”我就提示他用手摸一摸,他马上补充道:“外面有一层硬硬的壳,而且上面布满了小疙瘩,非常粗糙。 当有的学生说:“苹果皮十分光滑,像涂了一层蜡。”老师抓住时机进行语言评价。“这个同学说的好吗 ?好在哪里?”学生马上评出,好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师继续点拨,不仅好在语言的表达,而且他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就这样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启发学生在观察中展开联想。于是,学生边观察苹果,边说:“苹果圆圆的,像一个小皮球;苹果红红的,像小姑娘红红的脸蛋 。”边观察香蕉,边说:“香蕉弯弯的,像一座小桥 ;像雨后天上的彩虹;香蕉黄黄的,像天上的月牙。”学生说的多了,便千篇一律起来。这时,老师提示学生在《杨梅》一文中,作者写杨梅的形状时用了比较的方法。学生自然想到:“荔枝圆圆的,如乒乓球一样大小。”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这种方法

  老师再次提示在杨梅一文中,作者不仅写了亲眼看到的,还写了亲口尝到的滋味。请同学们尝尝水果的味道,细嚼慢咽,然后说说吃在嘴里的感觉。如:“剥掉荔枝的果皮,咬一口乳白色的果肉。透明的汁水顿时从舌尖一直甜到嗓子里。”学生感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着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感受的生动性会激励他们的兴趣,推动和启发孩子们去积极寻找准确、生动的词语来表达形象。

  在观察过程中,结合鲜明的知觉形象,不仅丰富学生的词汇,还要发展连贯性的语言。在说香蕉颜色的变化时,提示学生用上《杨梅》一文中表示顺序的词。于是,学生说道:“香蕉先是绿色的,随后又青变黄,最后便成了金黄色。熟透的香蕉又香又甜,叫人越吃越爱吃。”一边说话一边评价,学生能够指出简单的语病。例如:谁说的话词语重复;哪个词用在这里不合适;谁的话让人听不明白等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7487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