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窃读记教学设计3篇(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窃读记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

  2、体会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

  3、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2、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容易理解,但由于篇幅较长,可能给学生阅读、提炼信息以及品味语言造成一定困难,再加上学生生活体验较浅,也可能给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造成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书,或者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怎么办?我们今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板书:作者、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音。(幻灯片出示生字)

  2、作者介绍

  三、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思考:“窃”的含义是什么?“读”的心理怎样?“记”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怎么“记”的?

  提示:

  (1)偷偷的;

  (2)惧怕;

  (3)“我”“窃”读时候的各种经历;

  (4)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有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妙处。

  四、品析课文,自主体验

  1、作者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

  提示:

  (1)下课后急忙赶到书店读书(第10段);

  (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1段);

  (3)贴在大人身边(第12段);

  (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3段);

  (5)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5段)。

  老师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速读书店受辱相关段落,画出相关关键词句着重品味,体会书店老板形象以及作者从走进书店到离开书店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提示:书店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我”的心情:迫切、兴奋→悲愤、屈辱、仇恨。

  3、这次书店受辱带给童年的作者什么感受和影响呢?

  提示:第()—()段。

  老师总结:原本作者是怀着迫切兴奋的心情来到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粗暴、吝啬、以金钱至上的老板的羞辱,结果作者怀着无奈、悲愤、仇恨的心情离开了曾经心爱的书店。这使作者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淡薄的一面。

  五、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1、圈画出作者第二次“窃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这次的“窃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提示:恐惧、惶恐(第18段)→快乐、激动(第19段)→焦急、忿忿不平(第20段)→绝望(第21段)→慌忙、紧张(第22段)→害羞、感激、激动(第23段)→愉快、满足(第25段),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愤、屈辱、仇恨到现在的充满感激、感到愉快、轻松、满足。

  2、速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提示:身体的物质需求——吃饭长大。

  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的对话,源于感受到书香气,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读书长大。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帮助别人。——在爱里长大。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爱哺育的则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境界。

  这句话画龙点睛,道出了文章的主旨,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六、与人物说话

  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呢?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也来说说你的心里话。

  以“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说……”的句式说话。

  结束语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在读书中体会快乐,在读书中体会人情冷暖,在读书中感受关爱,在读书中渐渐成长!今天我们和林海音一起经历了那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生活,懂得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关爱,离不开百态的社会,更离不开感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至理名言吧。

【板书设计】

  窃读记

  林海音

  第一次第二次

  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店员:友善、好心

  “我”:迫切、高兴→悲愤→仇恨→感激、激动→愉快、轻松、满足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真挚关爱、人间温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14325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