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14325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