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标版《变化的魅力》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课标版《变化的魅力》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1、掌握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4、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绘画习惯,养成事前预想计划的行动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用具准备:课本、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课堂

  二、 欣赏引入

  1.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出示课题:大力神。

  三、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

  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欣赏各种吊车的图片:汽车吊、履带吊、码头吊、塔吊、龙门吊、轮船吊等

  5、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6.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整理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四、尝试表现

  1.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六、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制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活动二)

  教学过程

  一、认识原理

  1.认识吊车吊重原理。(教师准备:每组有支架、滑轮、一条绳索、一组重物)

  2.学生尝试:利用工具怎样吊起更多的重物?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吊重更多。

  3.课件展示吊车吊重工作原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是吊车吊起重物的重要法宝。

  4.想一想吊车怎样保持平衡:在底部设置重物与吊臂形成杠杆保持平衡。

  二、合作制作

  1.每人将所带的材料以组为单位集中。

  2.将所带的材料分类整理,选取可用材料。

  3.小组成员依据制作要求进行细致分工

  4.讨论分析材料的特点,共同设计吊车样式、结构。“设计师”绘出草图。

  5.合作制作:

  (1)分部分工制作部件。

  (2)组合装配调试。

  (3)进行外部装饰,完善细节,完成制作。

  6.教师指导帮助。

  三、赏评分析

  1.分组赏评竞赛。

  2.“大力神”吊重。

  3.师生讨论评奖:

  外形美观——艺术奖;结构合理——设计奖;吊物能力——大力神杯;合作意识——合作奖。

  四、总结提高

  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吊车,制作出真正的大力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16325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