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摘、扛、捧、抱、扔”等动词并学会运用。

  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做出推断

教法

  提问法、借助图片、谈话法、

学法

  图文对照、朗读法、表演法、积累运用

教具

  课文插图、制作ppt

  媒体应用

  智能黑板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媒体应用)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认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猴子、结满、掰开、扛起、扔掉、捧起、蹦跳、采摘、追跑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拼音仍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读准字音,特别是正确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是学生朗读上的易错点。】

  二、沿路线学习,悟故事道理。(用时:25分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1)学生认真倾听,用笔勾画相应的信息点。

  (2)指名汇报,生把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路线图里。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朗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分段播放课文视频(第一段),自由思考:来到玉米地里,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

  了什么?

  (媒体应用:课件出示:他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播放视频(第一段),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读懂课文内容;红色显示“又大又多”“掰”“扛”)

  (1)、随机学习:掰、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示这两个动词。

  (2)、课文中还有一些像“掰、扛”这样一些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你能找出它们吗?

  (3)、学生根据偏旁对这几个字进行分类,课件出示不同动作的插图和课后习题第三题,

  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师引导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思 想 到 位 迈 新 步 教 学 到 位 创 佳 绩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媒体应用)

  (媒体应用:对应的符号通过动作设计在不同时段对应出现动作与对应的字,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动作的含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准确理解。】

  3、辅助贴图练说: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多媒体应用:“动作设计”随学生的回答按顺序进行显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既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又同时练习了“量词”的使用。】

  4、合作学习,逐层深入。

  (1)播放第二、三、四自然段的视频,学生观看。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走过的地方

  (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玉米地

  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掰、扛

  桃树下

  西瓜地

  往回走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小猴子最后带了什么回家?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结合课文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么样?做了什么?”学习讲故事。

  6、说说“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两手空空回了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用时:10分钟)

  1、口语训练。

  小猴子,我想对你说:“ 。”

  2、谈谈自己的收获:提示:明白了什么道理?积累了哪些词语?

  3、师小结: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我们千万不能像小猴子这样做事三心二意,应该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朗读,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利用范读及例句比较等方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通过范写、临摹写“块、常”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读懂前四个自然段中相同相异的部分,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导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主要信息,进行简单推断,并通过此过程理解“掰、扛”等动词的意思。

  3、仿照课文形式,说说小猴子如果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并适当运用所学动词。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语境中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从反复的结构中,能推断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爬杆上树是高手,爱吃香蕉和桃子,家里没有山上有。

  (1)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2)舌前舌后音要读标准,认识猴子的猴,侯爵的候,时候的候。反犬旁还有哪些字?猪·狗·猫等,和动物有关。

  (二)朗读课文,识字。

  (1)范读课文,请认真听准每个音。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生字。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

  (3)出示字卡,粘贴到白板上。

  ①带拼音读三遍。

  ②去掉拼音读三遍。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课中的,读knɡ,猜一猜,第二句中的“空”是什么读音?

  ①玉米结(jiē)得又大又多。

  ②小猴子下山来,最后的结(jié)果是空手而归。

  这两句话中的“结”读音不同,想想课文中的“结”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这样的句子吗?

  (4)仔细看课后第3题的插图,先读准字音,再做一做动作。

  (5)认读其他生字,组词巩固。男女生读词,开火车读词。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桌带动作朗读课文,了解动词意思,体会小猴子的情感变化。

  2、图文结合,朗读汇报,再结合课后第3题的插图,说说这些动作都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关,哪个动作是这几次中都有的。

  3、结合课文最后一幅插图,比较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4、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四)情境创设,信息整合,简单推断。

  小猴子知错就改,以后会怎么样呢?

  (五)生字书写。

  重点指导“空”字和“常”字的中心对称。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情境延伸: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他会做什么,想些什么?画一画,写一写,如果能用上几个刚刚学过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就更好了。

五、教后反思。

  1、通过朗读,识字释词示意。

  学习朗读是通过朗读可以识字学词,可以理解内容,也可以学习语用。所以,本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朗读的学习来完成。学生初读,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范读,不但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内容及反复的结构。通过朗读理解内容,体会结构特点。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程度。加上表情和动作,使学生自主完成对人物心情的体会、对动词意思的理解。正是通过多次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多次感受相似的做法和相似的心情。也正是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生字多次“复现”,建立了音、形、义三者的联系。多音字的学习,在语境中据意辨音,使得朗读的学习和字词学习、阅读理解有机结合。

  2、调整视角,使推断有迹可循。

  呼应单元语文要素,本课要整合信息,作简单推断。在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的结果已然明确的前提下,推断就要由果溯因。所以,将课后第2题调整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会想到些什么?

  3、借助插图,情境延伸,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

  语言的学习、思维的发展都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而且要注意学用结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和说图的能力,课文的每幅插图又情趣盎然,因此课始就让学生看图按“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怎么样”的句式,大体说一说图的内容;结合单元课文,试着再运用“要是……就……”的句式,建立结果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表格中重点词语、动作词语的选择填空;情境延伸出小猴子第二天又下山了,他会怎样做,怎样想。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使学练结合,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和提升。

  因为本课要承担“信息整合,简单推断”训练,所以,在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上,教师引导得相对较多。实际教学时,面对不同的.学情,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减少教的成分,增加学的分量,使教学更有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0577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