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 认识“哄、先、闭、紧、润、等”6个生字,写好“哄、脸、沉”3个左右结构的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利用课文信息,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的样子,初步体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你能说一说妈妈的样子吗?(2位小朋友)

  2. 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学生看图回答问题,揭示课题《妈妈睡了》,齐读课题。

  3. 教师引导:妈妈睡了,朗读课题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1)识记生字“哄”:请学生说说“哄”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2)请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

  2.初步体会妈妈的辛苦。

  (1)识记生字“先”:这是一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后)

  (2)教师引导:妈妈在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3)出示:妈妈太累了,睡着了,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轻一点儿

  3.整体感知: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随机板书:美丽、温柔、劳累)

  三、细读第二、三段,体会深情

  1.感受妈妈的“美丽”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识记生字“闭、紧、润”请学生自主选择识记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识记生字“紧”:说说“紧”的反义词是什么?(松)

  识记生字“闭”:出示“闭”字的.金文字形。“闭”指两扇大门关起来了,中间的“十”字表示门闩。慢慢演变,变成“才”字。(请同学们将眼睛紧紧闭上,在动作中感受词语的意思)

  识记生字“润”,说说为什么“润”字偏旁是三点水,思考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润:有水分,有光泽,很滋润),找找哪些同学有“红润的脸”,直观理解“红润”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美丽?(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3)学习带“的”字的短语。

  读好带“的”字的短语,注意把“的”读得轻而短。

  出示课后第二题,请学生拓展说话“( )的眼睛”“( )的头发”。

  (4)比较句子,感受写法的生动。

  弯弯的眉毛长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妈妈睡得香,就连眉毛也安安静静,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5)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对妈妈的赞美和爱。

  2.感受睡梦中妈妈的温柔。

  (1)联系生活,感受“温柔”,请学生说说自己妈妈温柔的事例。

  (2)理解妈妈温柔的表现,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把“等”字读好,读好后鼻音

  思考交流:读到哪里,你觉得妈妈很温柔?

  阅读推测:为什么孩子看到妈妈微笑着,就会想到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呢?(说明妈妈平时经常给孩子讲故事)

  想象说话:妈妈在睡梦中微笑着,她还会想到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出妈妈温柔美好的感觉。

  四、练习朗读,同桌互评

  1、同桌合作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请同桌每人选一个自然段,自己先读一读,读好后读给同桌听;

  2、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教师小结: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睡梦中的妈妈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1出示生字:脸、哄,引导学生观察这2个字,发现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名说笔顺)

  2. 老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写字要点,学生观察后描红仿写,老师巡视指导,最后展示评议。

  六.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

  美丽 温柔 劳累

【《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2.《妈妈睡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3.大海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4.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5.《妈妈睡了》教学设计范文

6.妈妈睡了教学设计范文

7.《妈妈睡了》教学反思范文

8.课文大海睡了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0577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