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秋游》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秋游》教学设计4

  秋游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 学重 难 点 :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 学准 备:情境图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图意。

  2、结合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先独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全班汇报提出的问题。

  (1)两队都上了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2)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2、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两队都上了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请同学们先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1)90-45-25=20(人)

  (2)两只船共能坐下的人数。 不能上船的人数。

  45+25=70(人) 90-70=20(人)

  重点指导第一种算法的竖式,问:每一步都求的是什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4、解决第二个问题。

  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请你说一说解答的理由。

  5、算一算。

  89―36―27=100―54―38=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8 55 67 16 4 ― 2 5― 1 7― 3 4― 1 2( )( ) ( )( )

  2、计算。

  77―33―2596―39―45 100―91―8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 秋游

  (1)90-45-25=20(人)

  (2)两只船共能坐下的人数; 空着的座位数数。 45+25=70(人) 90-70=20(人) 教学反思:

《秋游》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光盘、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文。

二、复习引入。

  1、师: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在这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日子里,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好吗?

  师:在去之前,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大家,来看一看。

  (幻灯片出示词语)秋风、老师、郊外、白兔、农田、追逐、开心、一望无边

  分别指名学生读一读。

  2、师:小朋友读的真棒,下面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板书:秋游(带读两遍)

三、精读感悟。

1、精读第二自然节。

  师:啊!到啦!请小朋友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秋天的美景吧!抬头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幻灯片出示)秋天的天空

  师:秋天的天空和白云和别的季节有什么不一样吗?课文怎么写的?打开课文读一读第二自然节。

  师:秋天的天空怎么样? (生答:蓝蓝的)

  师:能给这个词换个词吗?

  师:还一望无边呢!你能把这句读一读吗?(指名学生读)

  师:蓝蓝的天空白云又是怎样的?

  师:你能把这句读的更美吗?

  师:真棒!我们全班孩子一起读第二自然节,好吗?

  师:白云像个魔术师,它还会变呢!谁来说一说?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2、精读第三自然节。

  师:欣赏完秋天的天空,让我们再去看一下秋天的田野吧!我们前面学了一首儿歌《秋天到》,谁来背一下?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那样谁来读读第三自然节?(多找几名学生读)

  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你们看:

  菜园里,( ),( ),( )。

  果园里,( ),( ),( )。

3、精读第四自然节。

  师:秋天的色彩真美!去郊外游玩,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快来读读第四自然节。

  师:同学们都在郊外干什么呀?

  师:那他们玩的怎么样?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

  师:那你能读出他们的开心吗?谁来读一读?(多找几名学生读)

  注意三个“有的”声音要渐渐提高,读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最后一句要读的重一些,慢一些。

  师:小朋友读的真棒!那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四、总结全文。

  1、师:秋天的景色多美呀!让我们静静地再来感受一下,好吗?

  听录音朗读全文。

  2、师:小朋友表现真棒!我要再送给大家一个礼物。

  八个关于秋天的成语,并带着读,指名读。

《秋游》教学设计6

  《秋游》教学设计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四三班现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回族学生6人。该班学生整体素素质处于中等水平,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强,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4/5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1/5学生基础不扎实,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学困生较多,有20%的学生计算能力差,反应较慢,并有粗心大意的习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8页《秋游》。

教材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下伏笔.)

二、建立模型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 、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

  4、解决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34=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5、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下列各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计算:361÷54 342÷43 272÷26 448÷89

  第2题:(机动)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师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 351÷58=

  840÷35= 630÷31=

  3、帮帮老师。(机动)(课后延申)

  老师带来了128张精美的小图片,

  (1)如果奖励给第一组1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如果奖励给第二组15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3)如果奖励给四(3)的61位同学 。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5905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