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便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中的对话中去,在阅读中触摸文本的灵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查阅陶行知、蜻蜓等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明白孩子们放蜻蜓的原因。

  1、蜻蜓美丽、可爱,像一只只精灵,在夏日的天空中飞行。孩子们好不容易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放了呢?(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2、出示第六自然段: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⑴、出示图片,认识孑孓,蜻蜓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 ⑵、蜻蜓是吃虫的能手,每小时可以吃800多只蚊子或者20只苍蝇,是不是人类的朋友?(引导说出——蜻蜓真的是人类的朋友)

  ⑶、读课文,想想陶行知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过蜻蜓消灭害虫的事实真正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⑷、读他们的对话,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读出每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

  三、精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

  过渡:陶行知先生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还带孩子们欣赏蜻蜓;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蜻蜓的知识了。

  学习课文 8—10自然段。

  1、读读课文,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哪几方面的知识?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还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那这样的表格你能完成吗?学生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3、陶行知先生不仅带孩子们认识了蜻蜓,还介绍了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点以及作用了。他的知识可真丰富啊!

  4、理解“据说”一词。

  师: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学生讨论后,再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对,陶行知也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所以用了“据说”,他说话又是多么严谨啊!

  师:那“吃尾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说,老师作适当地补充。)

  5.学生对照图片介绍蜻

  蜓的有关知识。

  陶行知先生仅仅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的知识吗?(找出省略号)

  你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对照图片,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蜻蜓的知识。

  6.小结:蜻蜓的知识太有趣了!齐读第10自然段。

  【设计意图】

  对照图片,让孩子介绍蜻蜓。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对蜻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积极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主动地应用语言,学习观察和分析事物,在实践中揣摩遣词造句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品读语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为人。

  1、出示图片: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他还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出示:陶行知爷爷不仅 ,而且。

  (亲切和蔼、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富有爱心)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会认识更加让人敬佩的教育家。)

  3、交流体会:

  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时候,都要关注课文中孩子们的反映,体会陶行知爷爷引导的效果,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 “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和蔼可亲。

  ⑵、“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心地善良、有爱心。

  ⑶、“用商量的口吻”“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民主平等、尊重孩子。

  【设计意图】

  找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陶爷爷爱孩子、爱动物词句,反复揣摩体会,联系之前的“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的介绍,获得爱的感动,受到心灵的陶冶。

  五、创设情境,感受放飞蜻蜓的快乐。

  1、师:多可爱的孩子啊!当陶行知用商量地口吻说——(引读)

  孩子们纷纷说——(引读)

篇二:《放飞蜻蜓》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

  (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

  (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4、练习分角色朗读。

  (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5、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大家谈谈。(教师点评)

  布置作业:

  设计“保护动物”的公益用语。

  板书设计:

  陶行知

  捉————————→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6570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