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的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理解前三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欣赏诗歌的方法。

  4.学会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前三首诗,读准下列字音

  秽(huì)长(zhǎng)黍(shū)轩(xuān)圃(pǔ)

  2.掌握作家作品情况

  ①作者姓名、字、号、朝代

  ②作品、出处、体裁及意境。完成表格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归园田居》

  (1)教师介绍作家思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东晋末年,官场黑暗,充满了虚伪和奸诈,陶渊明与这种现实格格不入,诗人的高洁人格使他宁可归隐田园,辛苦劳作,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诗人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化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请同学们对照课后的注释流通诗句意思。(找一个学生串讲,其他学生补充。注意几个词——荒秽、荷、但)

  (3)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融情于景,景中的情便构成了本诗的意境,请学生分析本诗的意境。首先,本诗都描写了哪些景?

  (前三句均为写景①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没在杂草之中;②诗人早晨便到田地里锄 草,待到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了;③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来的路上,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

  (4)从这三个画面来看,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一种什么情况?

  陶渊明不是个好农人,尽管整日劳作十分辛苦,但秧苗长得却很不好。

  (5)诗人为什么抛弃仕途的生活而来农村吃苦?

  由第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为了“使愿无违”,宁可过贫苦劳累的生活,由此求得心灵的超脱。

  (6)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理解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愿”指什么?

  心愿、志愿,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

  (7)朗读指导。

  2.总结归纳欣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1)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弄懂诗词的字面意思。

  (2)诗词借助于形象来抒情,搞清楚诗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更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境。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和联想,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4)体味诗中生动传神的句子。

  3.学习《过故人庄》(引导学生自学)

  (1)看课后练习一的提示,朗读本诗。

  (2)理清诗句意思之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老朋友相聚时的情景。

  ③景色描写的作用(山村清新辽远的景色衬托了诗人悠闲、愉快的心情。)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的喜爱之情)

  4.学生自学《钱塘湖春行》

  教师提示

  体会诗人捕捉到的早春景物,通过想像,描绘一幅“西湖春色图”,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及对自然、人生的热爱。

  (四)总结、扩展

  古典诗词独具魅力,不仅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古代的社会风貌和古人的思想状况,还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2.将《钱塘湖春行》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晋和唐代的三首诗,对阅读和欣赏古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宋代两位大诗人的'作品。

  (-)明确目标

  1.掌握下列字词。

  苔、畦、闼、豚

  2.理解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朗读、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范读、正音。

  苔(tái)畦(qí)闼(tà) 豚(tún)

  2.文学常识。

  3.指导学生依据注释,疏通文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介绍写作背景。

  王安石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而奋斗,在他晚年罢相隐居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创作了较多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心灵与自然的融合,诗歌艺术成就更高一筹。

  (2)景物(茅檐、花木、一水、两山)

  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景物的特点。(随意、简洁、自然)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仕途中屡受挫折,诗中表达了诗人极力超脱,努力发现自然中的美,表达那份似有似无的闲适之情。)

  2.学习《游山西村》

  (1)写作背景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二年,是罢官家居后所作,诗人所描绘的闲逸、恬静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掩饰他那报国无门的苦恼。

  (2)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诗句意思。

  (3)陆游笔下的村舍风光具有什么特点?

  (质朴、闲逸、恬静。)

  通过哪些描写可以看出?

  “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衣冠简朴古风存。”

  (4)你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表面看来是说明田间复杂多变的地理状况,实际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山重水复疑无路”。恰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报国无门之时表现出的乐观并不轻松,此时的心清与游历的实况恰恰相符,抗击外敌的战争是曲折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对人生的顿悟,冲破了闲逸的氛围,表现了一种愉悦的心情。

  3.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四)总结、扩展

  通过对这两首小诗的学习,对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再次进行了训练,通过诗歌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凝重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体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诗五首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诗五首》的教学设计2.有关《诗五首》的教学设计

3.关于唐诗五首的教学设计

4.《诗五首》的教学设计范文

5.《唐诗五首之登高》的教学设计

6.《杜甫律诗五首》的教学设计

7.诗五首的课件设计

8.课文诗五首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6872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