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人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录音朗诵、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传说白居易16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介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草》(板题)。这是从原诗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师范读古诗,生认真听生字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

  2、幻灯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⑴ 生诵读诗句。

  ⑵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把“枯”和“荣”分别贴在相应图片的`下面,并说出理由。

  ⑶ 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离离”。

  ⑷ 谁知道“岁”是什么意思?

  ⑸ 指导朗读。读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

  ⑹ 生练读、指读、评价读。

  3、幻灯出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⑴ 你怎么理解“烧不尽”、“吹又生”?

  ⑵ 指导朗读,读出野火的无情、野草的顽强。

  4、配乐诵读全诗:

  个人读;

  评价读;

  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

  (男女生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枯、荣、烧”。

  2、练习组词,并用“光荣”造句。

  3、观察每个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讲解、示范、指导。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你还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诗作

  七、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指名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当时看到这一情景又是怎么说的吧!

  (听录音诵读全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题,生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

  宿 徐

  3、组词:

  宿: 住宿 宿舍 宿营

  徐:请姓徐的同学(或认识姓徐的人的同学教大家识记这个字)

  4、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

  2、幻灯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⑴ 生诵读诗句。

  ⑵ 新市徐公店周围景色如何?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小组讨论交流)

  ⑶ 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画一画再现新市徐公店吧!

  (生画画)

  ⑷ 指导朗读,生认真体会。

  ⑸ 生练读、指读、评价读。

  3、幻灯出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⑴ 生诵读诗句。

  ⑵ 此时此刻,你眼前又呈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学生先说一说,再画一画,最后读一读诗句。)

  4、配乐诵读全诗,体会感情。

  5、你能把古诗编成一个连贯而完整的小故事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6、背诵诗句。

  四、指导书写

  1、认读:

  宿、徐、店、未、追、菜。

  2、正音:

  “宿、菜”是平舌音。“追”是翘舌音。

  3、同桌互相练习组词。

  4、用“追逐”造句。

  5、观察每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6、师讲解、示范、指导。

  7、生描红、临摹。

  五、课堂总结

【人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古诗两首》的教案

2.有关两首古诗的教学设计

3.《锄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5.古诗两首的教案教学设计

6.《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的内容

7.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8.《古诗两首》的完美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6895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