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文《牧童》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牧、蓑”两个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牧童》,背诵并默写。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

  4.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感受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情景导入:

  同学们,童年时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丰富多彩,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同龄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板书课题《牧童》并介绍作者:吕岩,是唐代人。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读诗句---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多媒体出示古诗配乐朗诵,并出示古诗的节奏“223式”,要求学生正确、有节奏地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全诗节奏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教师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带着问题读诗,多媒体出示问题:

  (1)这是一个()的牧童?

  (2)我们看看这个牧童在干什么?是在怎么样的情景下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老师给予不同的回答进行鼓励。)

  教师适时板书

  三、明诗意——交流学习

  1.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说诗意,悟诗情。

  教师提示:抓住“铺、横野、六七里,卧月明”理解诗意,品味“弄”,感受情趣。

  2.学生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横野:横即辽阔,再进而理解横野即广阔的原野。

  教师具体预设情景讲解“弄”的含义:

  情景预设:徐徐晚风中,牧童一会儿把笛子放在嘴边轻吹,悦耳的笛声飘荡在晚风中,一会儿又把笛子拿在手中把玩着 。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牧童是如何逗弄笛子的,从中体会到牧童生活的悠闲、快乐、自在的心情。)

  3.讨论本首诗的诗意。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5.全班齐读此诗。

  四、悟诗情--交流探究:

  1.诗人为什么不脱蓑衣就躺下了?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师适时出示图片,感悟诗中情。

  多媒体出示《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文本中。

  根据学生的不同见解,师预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下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里的草地,想好好的欣赏一下?还是月夜中的微风有些微凉?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画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情朗读,当堂背诵古诗。

  五、延伸迁移,升华情感

  1.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

  2.出示杜牧的《牧童》,让学生在诵读古诗,体会同样的题材,描写无忧无虑的牧童生活,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可以是五言,可以是七言;可以含蓄,可以直白。鼓励学生课后背背古诗,做到及时积累。

  六、总结全诗

  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背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板书:

【课文《牧童》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课文《画家和牧童》优秀教学设计

2.《牧童》优秀教学设计

3.课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模板

4.课文画家和牧童的教学设计

5.课文《影子》优秀教学设计

6.课文《画风》优秀教学设计

7.课文《家》优秀教学设计

8.课文画优秀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0162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