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六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喜欢的识字方法,会认莫、汪、乘、踏、深5个生字,会认、会写董、雁、君、赠、伦、潭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音韵的和谐、情感的丰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想象及交流意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音乐、挂图学生:收集高适、李白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离别的诗词。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整体感悟

  1配乐配画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古诗《别董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拼音,与老师、同学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及你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要求掌握的生字的字形。(注音字雁读yàn 不读àn。君字的部首是口。)

  3抽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

三、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1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自己感受诗意,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问。

  3全班交流,通过自己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补充。)交流预设:

  (1) 我联系下文明白了题目告诉我们作者与董大分手时的情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值得学习。)

  (2) 我从诗句中读懂了前两句是写分别时的景,后两句是分别时作者对朋友董大的真诚相劝。(你能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吗?)教师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古诗。

  (3) 读了1、2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此时正值日落黄昏,天色昏暗,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我是先理解这两句话中的重点词黄云、曛,然后用从词到句的方法理解。指导朗读这两句,评议,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通过交流体会诗的背景。

  (4) 重点指导最后两句: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莫愁、知己、君、识的意思。再抽生读,并在评议读中感受诗意,感悟诗情。(朋友间那份真诚,那份深情和那依依惜别之情。)

  (5) 齐读,男女生读,师读,全班读,朗读中反复揣摩,体味诗情。

  4用心朗读,理解背诵。

  (1) 对诗意方面的疑难可让学生相互交流解答。

  (2) 对诗的表现手法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略作指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例:生若提到为什么要写他们在这么坏的环境中分手,教师可适时介绍作者高适,介绍他的朋友董大,帮助体会诗境。指导朗读。(更慢、更缓。)

  (3) 师读整首诗,3、4句诗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并故意夸张一点。生学着读。

  (4) 生再读,抓别字展开,谈谈你的体会。在反复揣摩中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感悟,感悟诗的韵味美,体会诗的节奏美,读出音调起伏与情感升降。感悟诗中蕴含的朋友间的真诚和诗人慷慨大度的气势。

  5指导背诵。(结合图画,结合体会,结合想象或是提示的方法均可。)

  6抽生表演。

  四、学习第二首诗,更放手让生自读自悟

  1欣赏古诗,整体感知。

  2交流作者资料,交流题目。(因作者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题目也简单。)

  3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注音。深读shen不读shēnɡ;乘读chénɡ,不读shénɡ;踏读tà,不读tā;潭字的书写右边上短下长。

  (2) 抽生读,小组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1) 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

  (2) 全班交流,抓1、2句体会形式特别的分别场面。重点理解3、4句。抓送、深,谈谈体会。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中韵味、节奏及其间蕴含的情感。)

  5指导背诵。

  6课堂小结。他们根据你的朗读理解,想象当时李白送汪伦的场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成一篇小短文。

  五、课后选作题

  你还读过哪些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课后收集,下节课进行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领悟第一段,感受燕子外形的可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疑惑之处做上记号。查一查:俊俏 烂漫 赶集 生趣 偶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掠过,以至于想写它们的时候印象又很模糊,无从下笔。燕子是春天常见的一种动物(出示燕子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爷爷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且看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给我们以什么启发。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燕子的尾巴。书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在笔记本上书写4遍)。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燕子的哪些方面?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2.自读的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

  (2)自由朗读课文,读顺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词,注意边音“掠”,前鼻音“晕”、“杆”、“痕”。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随机点评,并说说下列词意:俊俏 烂漫 赶集 生趣 偶尔。

  4、指导朗读下列句子

  千万条柔柳展开鹅黄色的嫩叶。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6、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燕子的哪些方面。

  板书:外形 飞行 栖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的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板书:外形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燕子的外形的?(羽毛、翅膀、尾巴)

  3.出示,观察燕子的外形图。边观察边填空

  ( )的羽毛,( )的翅膀,(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4.教师点拨

  (1)“一身乌黑光亮”:着重看图。

  (2)“一对俊俏轻快”

  A、着重理解“俊俏轻快”;B、指导朗读;C、范读;D、齐读;E、代入句子读。

  (3)“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点图指出。

  5.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前半句,并引读出后半句: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6.小结:这一段从羽毛、翅膀和尾巴这三个方面写出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

  板书:活泼、机灵

  7.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疑:至少燕子飞行与栖息的乐趣,我们放到下一课学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俊 拢 翼 偶

  1.观察的字形,提出注意点。

  2.在习字册上描1临1。

五、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新词。

  注意“聚”、“痕”的写法。

  2.朗读的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燕 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课文(齐读课题),这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再次来欣赏小燕子可爱的外形。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听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那一只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

  1.自由的朗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有关描写小燕子的句子来。

  2.组织的交流: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许多生趣。

  3.紧扣中心句,学生轻声读描写“春光”的句子。

  4.比较句子

  原文(略)

  二三月间,风吹着柳,雨下着,柳树展开叶子,草、芽、花聚拢来,形成春天。

  两者相比,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你认为原文好在哪里?

  5.反复朗读体会好的词语,指导朗读。

  6.指名读,齐读。

  过渡: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趣。(板书:增添生趣)它增添哪些生趣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出示在空中掠过的燕子。

  (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的燕子?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画面的呢?

  (2)哪些词语写出小燕子给春光带来生趣?

  学生回答后板书:掠

  (3)指导朗读佳词佳句。(出示描句子,在佳词佳句的下面加注着重号)。

  (4)同桌对练读(读出精炼的词语来)。

  (5)指名读,集体读。

  3.小结:这是写在空中掠过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生趣。

  过渡:那湖面上飞行的燕子又是怎样写的呢?

  4.投影出示湖面上飞行的燕子。迁移学法。

  (1)小小组照上述学法,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自学描写湖面上飞行的燕子的内容。

  (2)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读,朗读时可加上模仿的动作与姿势。

  板书:沾

  (3)指名学生读,齐读。(适当点评)

  5.小结:这两幅画面描写的是飞行的燕子为春光增添生趣。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加深理解。

  7、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男生默读;反之。

  8、集体看图自由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渡: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飞呀飞呀,飞倦,落在那横着的电线上,远远看去像什么呀?

  板书:落

  1.指名学生说。要求能讲把__比作__。结合出示“五线谱”图案。

  2.书上也是这样写的。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1)看图,重点指导朗读比喻句。

  (2)通过朗读体会画面景象。

  3.比较句子

  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文中的“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出示难理解的句子:停着的燕子成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1)一支什么样的歌?(赞美春天的歌)

  (2)赞美春天什么?(学生联系课文发挥想象,自由纷说)

  5.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完成课后的习题4,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六、作业

  1.根据课文填空,再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所填词语的意思。(见课后习题4)。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 燕子

  外形 活泼机灵

  飞行 掠 沾

  栖息 落 增添生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3275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